全本书斋 > 都市言情 > 掌间砂 > 第90章
  这就是社会残酷的现实,不是吗?
  她又怎么配肖想?!
  夏瑾娴眨了眨眼,笑了笑,不知对着谁。
  她把复印好的材料整理了一下,装订了一遍,确认页码没有错漏,然后送去给了傅子博。
  临近四点的时候,刘心凌接了个电话,在电话里答应了一声,提着包就准备走。
  她给夏瑾娴发了个消息,希望夏瑾娴帮她打个掩护。
  在政协办,夏瑾娴其实是最通透,却又最低调的人。
  而且,她看上去好说话,经常别人不想干的事情就扔给她。
  为此,朱佳佳总说,她就是个老好人。
  夏瑾娴想,自己的确没什么棱角,不是那种锋芒外露的人。
  更何况,在这个偌大的机关里,没有背景就只能低调,否则死得有多惨,她可是领教过的。
  周政负着手从办公室出来了,走到秘书科来一看,只有傅子博和夏瑾娴两个人。
  他问,“锦绣呢?”
  傅子博道,“刚刚陪着张主席出去了。”
  鲁名威这几天有一个北戴河的培训,夏瑾娴倒是清闲。
  周政看了一眼,便对夏瑾娴道,“要办下季度委员论坛了,这次是经济委主场,你一会儿去问朱秘书长,把准备工作落实一下。”
  夏瑾娴应了,周政又道,“这次的主题是智能科技和数字金融,有机会的话邀请许区长来参加,最好让金融局推荐几家银行来宣讲。你跟许区长秘书联系一下,正好鲁主席也回来了,一起参加。”
  夏瑾娴接了任务,晚上把方案赶了出来。
  得知要去请许晏清,夏锦绣居然主动请缨。
  为了显示自己在区里人脉深厚,夏锦绣特地联系了区府的秘书科长王浩渊,还同时联系了跟着许晏清一起外出考察的卢文景。
  许晏清这次外出一方面是考察,一方面是援助项目。
  这是“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协议中的一部分,关于外商自由贸易方面的合作对接。
  许晏清在京城的时候,也跟着出国考察过多次,先前引进了几家“一带一路”国家的龙头企业,签订了将近20个亿的意向采购合同,预计也能产生几千万级的税收,让谢本初很高兴。
  关键在于,虽然总额不算高,但落实了上层的战略意图,又推动了本区重点产业走出国门,这其中的政治意义超过了经济价值。
  谢本初为此,还特地同区委书记何明东汇报了此事,称赞了许晏清一番。
  一般而言,党政一把手之间,关系和睦不到哪里去,但是何谢二人大概姓氏比较好,十分的和谐。
  谢区长是一个比较聪明大气的人,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事情,甘愿当个陪衬。
  何书记有思路和主见,但也颇尊重谢区长的意见,如此一来,其实应该政通人和。
  但偏偏此前两届,都有内耗的传统,反而是副职之间内斗得厉害。
  许晏清的前任,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斗争失败,自己找了机会走的。
  内斗的结果是,大家都要在领导面前表现,又都对彼此不感冒,日常工作,泾渭分明,各扫门前雪,掣肘就多了。
  许晏清刚来就有所察觉。
  虽然他做人低调中立,但被这样的氛围裹挟,难免身不由己。
  不过,这些年在机关里,多的是尔虞我诈,他看得多了,也有办法应对。
  卢文景和王浩渊在这天上午接连给他发消息来,表示周政主席邀请他参加四季度的委员论坛。
  周政级别高,资历老,也算是典型的老派干部,许晏清作为区府的副职,当然要给周政面子。
  甚至这次来俄罗斯考察,也带着两个政协委员,这也是周政推荐的。
  委员论坛是周政上任之后,力推的一个政协的活动品牌。
  主要是为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一些委员和政府之间招商引资的洽谈对接,或者是搭建委员参与城市建设、谏言献计的对话平台,是区政协服务全区中心工作的重要品牌项目。
  许晏清也有意多和区域内本地本土的企业多接触,以便更快地掌握地区情况。
  地方工作就是要接地气,不熟悉区域内的企业就不了解他们的诉求,下一轮区内经济扶持政策的修订也就无从谈起。
  地区工作更实际,他原来的工作太宏观,虽然有相同之处,但落脚点却是不同的。
  而且,区里的很多事物都是具体的,跟本土的企业熟悉了,也好办事。
  好在新区作为改革前沿,本土企业都很强,又有高科园和产业园的高新产业支撑,总体而言,经济运行的压力比市里其它区县要好很多。
  但同时,创新和改革试验的任务,也让许晏清压力很大。
  他既要快速融入,又要想办法寻找创新突破点。
  要创新突破,就要政策支持,这次俄罗斯之行,也是帮市里完成指标,算是卖个人情。
  但利益是要平等交换的,他需要市里在一些审批上给与通融,还有不少外贸政策,需要市里去跟国家要政策。
  虽然他是国投部下来的,可毕竟是下来了,私交是私交,公事是公事,先公对公,走不通再想办法走私人途径。
  人要知趣,已经不在那个位置上了,却还摆出司长的样子,那就很不像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