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灵异玄幻 > 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 第九十七章 出书立传
  众人来到了木工房,一进门就能看到一张巨大的图纸被钉在木板上,赫然就是改良版纺织机的制造图。
  不过相对的,比起原本的图纸来讲,就少了许多参数。
  很明显,这一张图纸是根据原来的纺织机原图,进行临摹的。
  李恪转头看向了狄仁杰,后者见此顿时上前一步。
  “殿下,原图太小,大师们说不利于察看,于是在他们看过之后,就被老臣封存了。”
  “眼前这幅图,便是大师傅们临摹下来的,在尺寸方面都是按照原来的尺寸放大的。”
  好家伙,这么猛得吗?
  别的不说,在来皇庄之前,李恪还担心那些木匠会不会看不懂图纸。
  结果到这儿来,对方不仅看懂了图纸,甚至还能将原本的图纸进行放大,这简直不要太离谱。
  最主要的是,这画的还不错,李格从怀中掏出了原图,进行了一下对比,基本说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是你们三个中,哪个临摹的?”
  李恪有些激动,看来老狄这是找到宝贝了,画图是个人都能画,但能画的这么像可不容易。
  即便是临摹,也是需要技术的
  “回殿下,是俺画的。”三人中最左边的一位抬起了手。
  李恪看过去,这个人也是刚刚站出来说话的那位。
  如果所料不错,他应该就是这个团体的老大了。
  “这位大师傅,怎么称呼?”
  “殿下,叫俺宋开就好。”
  “好好好,宋开,你这手临摹技术着实厉害。”
  “若是你能够懂得原图上的那些参数,日后出书立传也不是不可能。”李恪看着对方说道。
  这话一出,在场木匠的脸上,顿时都露出愕然的表情。
  “殿,殿下,您这不是开玩笑吧?”宋开更是忍不住问道,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出书立传。
  这玩意儿可不像后世,随便找个出版社就能出版你的作品,在古代想要出书立传,绝对是极难极难的一件事。
  需要你在某一领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就是行业领军人物。
  而这也是所有工匠一生的追求。
  李恪的这句话,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呵呵,宋师傅,你看本王像在说胡话吗?”
  “你们现在还不知道,你们在打造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机器。”
  李恪脸上露出笑容,若是是这东西打造出来,绝对可以载入史册,出书立传简直不要太容易。
  然而下一秒,对方的话就让李恪脸上的表情僵住了。
  “殿下,我们打造的难道不是纺纱机吗?”宋开疑惑的说道。
  “额,你们知道?”
  李恪眨了眨眼,有些意外的看着他们。
  “不瞒殿下,虽然此物与大唐现在的纺纱机区别很大,但运行的方式其实差不多的。”
  “所以我们在仔细研究之后,便可以断定这是一种新式的纺纱机。”宋开老实的回答道。
  好家伙,原来是这样。
  想来也是如此,当初狄仁杰在查看了一番之后,便根据一些文字和机器的模样,就推断出了是个纺纱机。
  更别提眼前这些木匠,他们常年打造这类器具,比狄仁杰不知要熟悉多少倍,想要瞒他们基本不可能。
  “你们想的没错,这个就是纺织机,与普通的纺织机不同,这个纺织机可以将现有的纺织效率提升十几倍!”
  既然瞒不住,李恪索性直接说了出来。
  十几倍??
  木匠们直接就惊了,尤其是三个大师傅更是面露骇然之色。
  “殿下,您没说笑吧,怎么可能提升十几倍……”
  宋开咽了咽口水,这个效率完全超出他的认知,但他心中很想这是真的。
  如果这是真的,那殿下所说的出书立传,就不是画大饼,而是能够吃到肚子里的美味珍馐!
  唾手可得,唾手可得啊!
  “呵呵,是与不是,你们造出来的时候就知道,现在你们完成多少了?”
  李恪也没有再解释,说得再多,不如直接把成品造出来。
  到时候上机一演示,就什么都清楚了。
  “已经完成五成左右,殿下请看!”
  宋开闻言,立刻招呼几个徒弟把制造好的器具搬了过来。
  由于是采用的分布式打造,最后再组装的方式,因此东西拿过来都是七零八落的。
  不过没几分钟,那几个徒弟就十分娴熟的把这些零件组装在一起。
  再结合图纸一对比,完成度差不多就是一半。
  速度倒是不慢啊。
  “很好,抓紧把样品制作出来,到时候还有其他机器要你们制作,只要你们好好做,好处绝对少不了!”
  纺织机只是第一步,整套产业之中其他的机器也不可或缺,比如提花机,织布机等等。
  李恪既然要搞这个行业,自然就不可能只做一点点。
  “吾等明白!”
  宋开听此,赶忙拉着另外两人行礼。
  接下来,李恪便没有留在工作坊,而是去了皇庄的另外几处,分别是烟花作坊和佃户家里。
  有关与烟花方面的进展很快。
  这得得益于李二给他开的绿灯,让他可以从工部随便借人,于是李恪一合计,干脆就把投靠他的何工与朱工带了回来。
  在两人的日夜研究下,烟花的制作已经快进入实验阶段。
  届时,烟花能够顺利燃放升空,那么就基本完成了制作。
  至于烟花的各种形状和颜色,这个李恪也不清楚,只能让他们自己去琢磨了。
  参观完了烟花作坊,李恪又去了皇庄里耕作田地的佃户家里。
  李恪这个皇庄的佃户并不多,也就三十几户,总共一百多人。
  唐初时期政策还行,佃户的生活也不成问题,因此倒是没出现一些老掉牙的故事。
  对于将一部分耕地改为佐料基地,佃户们虽然没办法,但狄仁杰这边降低了收租比例,因此他们倒也能接受。
  而李恪在见到他们的生活情况后,直接宣布免租三年,这个决定一出,更是让他们受宠若惊,直呼吴王仁德。
  对于李恪来讲,皇庄的这点收益,如今就和蚊子腿儿差不多,没必要去压迫他们。
  钱挣来,就是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