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灵异玄幻 >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1274节
  但如果把条件限定成物理学领域……
  那么当之无愧的top1自然便是《physical review letters》,也就是《物理评论快报》。
  这家期刊在物理圈内属于公认的最高峰,即便是《应用物理快报》与之相比也依旧不如。
  但就是这样一家顶尖期刊,在眼下这个时期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机——它快要被撤刊了。
  它的前身便是上头所说的《物理评论》,隶属于海对面的物理联合会。
  如今这个时代粒子物理尚未被揭开面纱,大部分物理成果都集中在应用物理阶段,因此《物理评论快报》这年头的生意是真的相当惨淡……
  如果徐云没记错的话。
  这个时期的《物理评论快报》经费已经削减了三轮还是四轮了,如果不是未来的总编辑古兹密特自己出钱支持,这本期刊估摸着早就办不下去了。
  目前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想到《物理评论快报》将会在未来靠着特胡夫特的论文翻身,除了……徐云。
  他很清楚这家期刊今后不但会渡过危机,还会迅速成长成业内顶尖的期刊杂志。
  因此倘若这时候将成果提交到《物理评论快报》手里,古兹密特一定会全力保证成果能够见刊。
  同时这份雪中送炭的人情不求《物理评论快报》怎么回报吧,至少今后多收点兔子们的论文总没问题吧?
  要知道。
  这年头国内发表国际论文是真的麻烦,例如赵忠尧在《physica polonica》上的那篇论文,前前后后足足花了两年审核交接……
  诚然。
  学术在政治面前不值一提,但海对面目前和兔子们的关系还没糟到连论文都要进行封杀。
  更重要的是……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外审编辑里,有三个兔子们或者徐云的老熟人。
  其一是盖尔曼,当年差点成为赵忠尧学生的大佬,和赵忠尧关系极其密切。
  第二位则是……
  屈润普先生。
  没错,屈润普也是《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外审编辑——他可是mit实验室的负责人呢,担任外审编辑可太正常了。
  第三位则是徐云的偶像,史蒂文·温伯格。
  这位大佬在活着的时候甚至能压过杨老一头,也是唯一一个在自传中提及过兔子们在层子模型贡献的物理大家。
  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能力丝毫不逊色于杨老等人,如果能长期与他建立起联系,那么对国内掌握国际理论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有了这几重保障,徐云认为即便条件恶劣,《物理评论快报》一年收个十篇左右的华夏论文应该不成问题。
  当然了,前提是这些论文质量够高。
  但这对于目前的兔子们来说……算个啥问题?
  哪怕没有徐云的出现,一年十篇都是轻轻松松。
  眼下多了这么多实验成果,徐云估摸着一年百篇都不难叻。
  随后徐云挑了些能说的内容与赵忠尧等人介绍了一遍,另外在发布的成果上以【有了末态超子就不用再多发相同成果】为由删去了4685超子的发表计划。
  毕竟这颗超子虽然不算特殊,但它关联的暗物质却非同一般。
  虽然理论上来说这年头没人能搞出来孤点粒子,但万一海对面也开挂了呢?
  还是那句话,别人坏是坏,但绝不蠢。
  海对面能够在当年的情况下搞出原子弹,从他们的角度来说那也是印第安酋长……咳咳,也是国运保佑呢。
  因此对于任何不安全的隐患,徐云都要提前消灭在萌芽状态。
  赵忠尧则在初步的思考后,最终接受了徐云的方案。
  接着众人现场做出了投票表决,除了李觉之外,所有大佬一致同意申请对外发布期刊。
  第一期的内容便是……
  层子模型的存在!
  当然了。
  这种期刊的发布注定不会太迅速,今年年末能够发表出去都算快的了。
  因此在作出表决之后,赵忠尧便宣布了散场。
  众人该收拾设备的收拾设备,该回项目组的则回了项目组。
  唯有那辆从首都驶来的火车,距离基地越来越近了……
  第634章 电力的问题
  在众多大佬一致决定将《physical review letters》作为论文的首发期刊后。
  基地方面便很快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数千公里外的首都。
  两天之后。
  基地总厂厂办。
  咚咚咚——
  随着一道敲门声的响起。
  厂长办公室内的李觉看着手中的一份文件,头也不抬的说道:
  “请进!”
  过了片刻。
  嘎吱——
  警卫员牟方东推着徐云的轮椅从屋外走了进来。
  入屋后,徐云朝牟方东点了点头,牟方东很识趣的与李觉的助理周材离开了屋子。
  待房门被重新关上,徐云不由转头看向了李觉,问道:
  “厂长,您找我?”
  “嗯”
  李觉朝徐云挥了挥手,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他和徐云之间也没那么客套了:
  “小韩,你先等等,我把这份清单看完再说,几分钟就好。”
  徐云对此自无异议。
  别看李觉在科研方面的知识储备近乎白纸,但他的管理能力还是很强的,否则也不会被上头选派为221基地的总负责人了。
  当年他还是首都华夏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所大学可是华北大学和燕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呢。
  如今李觉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基地政务,重压之下还得了很严重的高度近视,两年内度数从700度飙升到了1300。
  五分钟后。
  李觉将手中的文件放到桌上,唰唰唰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方才抬头有些歉意的看向了徐云:
  “小韩,不好意思啊,让你久等了。”
  徐云连忙摆了摆手:
  “没关系没关系,就坐个几分钟罢了——厂长,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李觉沉吟片刻,从桌上的另一端拿起了一份文件,递到了徐云面前:
  “嗯,找你来主要是有个消息和你同步一下——组织上已经批准了你们发布论文的申请,现在相关内容差不多可以开始筹备了。”
  徐云闻言眉头一挑,接过文件看了起来。
  正如李觉所说。
  这份文件的内容不长,基本上就是对徐云他们的申请进行的补充和指示。
  在徐云阅读文件的同时,李觉也主动做起了介绍:
  “小韩,组织上这次对你们的申请很重视,允许你们在保证原子弹项目研究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对元强子的相关成果进行编译汇总。”
  “从即日起,基地便会成立一个论文课题小组,组长由赵忠尧同志担任,朱洪元同志为副组长,你依旧是顾问。”
  “组员方面则有杨贺、胡宁这些同志,一共七八个人吧。”
  “另外组织上还下拨了三百块钱的经费,一部分作为研究补贴,另一部分则是论文发表过程的工本费。”
  徐云下意识便点了点头。
  这力度确实很高了。
  要知道,这年头的三百块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一年的工资,搁在后世最少都能抵得上七万块钱。
  其中按照每个人成员分走十块钱加班费来算,剩下的那部分都将用于论文出国的流程消耗。
  五年前赵忠尧在《physica polonica》上发表论文的时候,组织上才批了10块钱的工本费呢。
  如果不是王淦昌帮忙联系了毛熊那边的吉利亚克夫,赵忠尧的那篇论文恐怕很难发布在国际期刊上。
  接着李觉顿了顿,继续说道:
  “另外组织上还对你们的方案进行了一些优化,比如说你们原先想找的那啥谢尔曼还是谁来着,组织上考虑过后还是决定先不走他这条线。”
  “虽然他和赵忠尧同志关系不错,但这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押宝在这种人身上变数太大。”
  “所以首都方面决定这次还是走咱们老熟人屈润普同志的关系,毕竟他的申请书……咳咳,总之他还是相对可靠一些的。”
  “大概再过一个多月,咱们找他买的七套静电分析模组就能到货了。”
  徐云闻言愣了两秒钟,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他原先的想法是让盖尔曼或者温伯格来当论文的审稿人,这样好歹也能和这两位大佬搭上些关系——这种搭关系和抱大腿啊舔狗啊啥的不是一个概念,纯粹是一种互利的事儿。
  毕竟如今的盖尔曼还没有提出夸克模型,温伯格的理论还没被胡特夫特证明出价值,用华夏的术语来说就是【潜龙在渊】。
  能让他们来做论文的审稿人,论文大爆后他们多少也能沾些名声,从而反过来对华夏抱有善意,这笔生意说什么都是不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