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重塑千禧年代 > 第1121节
  伊恩忽然问道:“百度呢?你刚才似乎没提百度?它也是中国著名的公司。”
  “唔,百度动了一点点,它的兴趣似乎没有那么大。”陈一舟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几秒钟过后凭借直觉说道,“它的广告收入很赚钱,一直在增长。”
  丹妮点点头,先提了个安排上的改动:“今天的时间比较迟,我们在3号的时候可以再谈一谈你们团宝网在中国的竞争。”
  陈一舟有些为难地说道:“3号我已经约了日本的软银,他们对中国市场一向很有兴趣。”
  丹妮想了想,更改道:“那就明天,面对一个新兴的市场,我们都应该更谨慎,但也不能因为谨慎而丢掉机会。”
  陈一舟微微点头,同意这位的看法。
  虽然……刚才不是这样的态度。
  因为有知名人物的概念背书,这场与ggv的会谈顺利许多。
  等到交流结束,陈一舟等人立即查阅了美国的相关信息,果然没有瞧见“o2o”在主流媒体上的动静。
  “合着这是方总自己编出来的模式描述?”陈一舟只觉哭笑不得,差点因为这样的概念宣讲而被毙掉……
  “方总编出来,但方总又能给圆上,方总在美国这边还真是有名气啊……”团宝网coo丁腾芳感叹道。
  “在美国,特别是在纽约,方总在纳斯达克把对冲基金们杀得七进七出,听说当时排队上天台,实在没法不出名。”陈一舟对于今天的遭遇颇觉离奇,也只能说道,“确实,提方总真的有用,回头从日本过的时候,我们和软银聊融资,也得提一提方总。”
  团宝高管们纷纷点头,方总真好使。
  很快,这一沟通心得再次在另一家风投上面得到了验证。
  美国风投对于中国企业似乎有种天然的俯视,但在有了认知媒介之后又能迅速接受这一模式的叙述,这让陈一舟也不知说什么好。
  反正,有用就行。
  等到见完两家美国风投,回国途中又去东京见了软银,团宝网初步完成了融资上的意向,这让陈一舟等人都很满意。
  就在团宝网掌门人即将从东京乘坐航班返回国内的时候,他忽然接到了副总经理鲍杰辉的电话。
  阿里巴巴有意投资团宝网!
  以及,阿里的总裁卫哲希望能够见面谈一谈投资事宜,不光是钱,还愿意派出营销团队帮助团宝网进行城市建设与管理。
  阿里这是要效仿易科对米团的投资?
  甚至连营销团队也要一样的派出来?
  名为援手,实为吞并吧?
  陈一舟只是简单讨论就在电话里通知鲍杰辉:“你告诉卫哲,我们团宝网对阿里的投资没有一点兴趣,团宝已经是这个市场里的第一名,我们有信心也有实力巩固这个位置。”
  “可是,我听阿里的意思,他们对团购市场的兴趣很足,这涉及到底层电子支付市场的争夺,如果我们不接受它的投资,阿里可能就要自己动手做了。”鲍杰辉慎重地说道。
  淘宝上已经有团购的聚划算,但和主流团购路子不一样,是做线上的商品拼团。
  “来吧,我看阿里早晚也是要自己做,我们团宝网终究是要历经巨头的冲击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陈一舟深沉地说道,“让阿里和易科一起上吧。”
  团宝网的市场地位和融资顺利让他有了直面巨头的底气。
  巨头,不过是大一些的公司罢了。
  陈一舟踏上回国的航班,团宝网也正式拒绝来自阿里的投资意向。
  继铛团网打出301城的旗帜,团宝网也打出302城的口号。
  这倒是让稍后获得消息的方卓有些好笑。
  300,301,302,大家的争夺都是这么有秩序吗?
  这到底是易科和米团想放烟雾弹,还是大家都在放烟雾弹?
  方卓认为团购市场的动向值得观察。
  只是,很快就有来自阿里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投资连续被拒绝的阿里似乎想亲自下场做o2o了。
  这也意味着阿里的那支中供铁军要派上用场。
  第406章 研究研究
  阿里巴巴有可能亲自下场做“传统”团购。
  这一消息一方面是有团购网站的暗示,一方面是阿里自家的高管也有非正式的发声,所以,很快就传遍了业界。
  理所当然的,也引起了米团的重视。
  顺理成章的,米团掌门人雷君把这件事拿到了“易大哥”的讨论桌上。
  易科这边负责与团购业务接洽的级别很高,yms副总裁戚赫、中国总裁刘强东、供应链副总裁黎松清,他们之前就给雷君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在易科的团队施加援手之后,雷君更加意识到“战略和运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意义,更加愿意听取“易大哥”的意见。
  不过,这次稍有不同的是,戚总、刘总他们之前都很平稳,现在在听到阿里的消息之后有着明显的凝重之色。
  “阿里的销售团队是很强力的,如果他们真要自己来做这一块业务,绝对是团宝网、铛团网之上的挑战。”刘强东给了定位。
  “电子支付这一块的争抢不容小觑,阿里的支付宝本来就领先我们易支付,好不容易借助春晚打出了一些名声,不能在电子支付自然延伸的接口市场被打回去。”戚赫第一考虑的是易支付的竞争。
  “既然涉及阿里的中供系,那还是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我们早做准备,不管阿里什么时候下场,也能匹配上竞争力度。”黎松清更为务实。
  于是,杭州的耿德恒就被请了回来,也列席参会,为未来的竞争提供意见。
  但是,耿德恒是坐在雷君身边参加的讨论。
  即便米团在与易科的合作中是弱势的一方,可是,耿德恒还是真切感受到方总所说的“事业上极大的提升”。
  “阿里的中供系无疑很强,纪律性强,执行力强,磨砺出来的个人能力也强。”耿德恒毫不犹豫的给出了对同行的认可和赞叹,“而且,阿里的这支团队打磨的时间很久,规模又大,一旦下定决心搞竞争,那就是第一对手。”
  耿德恒注意几位老总都在认真聆听,继续说道:“中供系上上下下的员工规模估计有5000人,是我们的两倍还多,单单这个数量和体系就冠绝整个团购行业了。”
  易科这方面的员工规模在2000人,但本身的业务还需要人手支撑,这次驰援米团除了抽调人手,更重要的作用是就地招人培训,如此才能长久的支撑竞争。
  异地用人只是一时之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但是论起培训,阿里的中供系更有特色,它设立了一个比hr角色更复杂的政委体系来做销售团队的上传下达。
  这一体系最初来自马云组织高层观看《历史的天空》和《亮剑》,后来又普及到一线销售团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此进化到政委体系。
  客观来说,阿里的政委就是业务型hr,负责做业务线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价值观管理,搭档的是各级业务经理一起做团队的组织管理、员工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清楚了中供系的这个特色,也就更能理解它的战斗力。
  易科的营销团队与之不同,组织特色上依旧偏向传统公司,但是,快速成长的业务、完善的团队培训、优渥的期权持股都在激励着团队向前。
  只是,如果把两支团队放在全国团购市场的发展来看,至少上百个城市的管理需求无疑会让阿里把规模优势发挥到最大。
  耿德恒结合整个市场和近期在米团的观察,对易科与阿里的团队进行了客观的对比,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是要与阿里竞争,当务之急就是扩充城市团队的规模。
  以易科的驰援计划来算,800人逐渐分散到100个城市也就8个人,150个城市就是5个人,哪怕再抽调转岗来200个人,与阿里比起来也相形见绌。
  “这要是正面冲突,打起来都是被围住啊。”耿德恒忧心忡忡。
  雷君刚想说话,忽然意识到耿总口中的“正面冲突”可能就是字面意思。
  “阿里一时半会未必下场,从他们三番两次寻找投资机会来看,他们也是在犹豫是否从线上蔓延到线下。”刘强东说道,“如果阿里要做团购,这会是一次战略上很大的转型,可能他们需要时间来论证。”
  戚赫饶有兴趣地问道:“刘总,你觉得阿里要是这样转,是利好还是利空?”
  刘强东略一思索,答道:“阿里有这样的团队基础,又不缺资金,如果他们下决心这样搞,趁着现在团购市场的混乱杀出一条血路,我觉得阿里这是大大的利好。”
  他继续说道:“但如果等到团购市场定型,阿里再来搞,也不会那么容易了。”
  团购市场定型便意味着这个赛道里的公司也拥有了至少不太逊色于阿里的团队,不然难以结束这样混乱的竞争。
  从易科派出的中高层反馈来看,当前的团购对手在城市管理这一块都不太成气候,如果能让易科团队结合米团战略安心培养出一批推广团队,米团的胜率是很大的。
  黎松清眼看话题要偏,提醒道:“说回阿里下场这个事。”
  会议室里重回思考的安静。
  如此一会,刘强东出声道:“阿里下不下场,米团都得这样做,我们就假设它下个月开始做,现在还是……先炒一炒其他的竞争对手吧。”
  “听说团宝网从国外拿到融资了。”雷君闻言,提到如今市场第一的团宝网。
  这个消息大概率是真的,因为来自团宝内部的鼓舞。
  创业公司能拿到融资都是好消息,能极大的提振士气,特别是团宝这种没有巨头加持的队伍。
  刘强东点点头:“团宝这么激进,拿到钱之后会更加激进的,这笔融资是烈火烹油,一旦城市规模大增,成本急速上升,它如果再碰见资本遇冷,那就麻烦了。”
  团购市场半年时间催化出数百个项目,这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进场热炒,是一种形势上的虚胖。
  有热炒,就有遇冷,冷热交替就会让公司生病。
  能控制公司扩增步伐的可能是一场小病,控制不住的就有可能要命了。
  在刘强东看来,团宝网这样激进又据说拒绝阿里投资,未来形势还是很危险的。
  “我们保持平均线以上的激进,又不用烧钱烧到最大力度,也算参与热炒了。”雷君这么说了一句。
  米团网如今也是这样执行的,同行返现,自己也返现,返现力度不做到最多,逼着前面的更快,迫使后面的也烧,如此来等待周期涨落。
  “嗯,我看团宝网好像也开始高薪挖人了,这部分不用怕,只要主干业务能撑起来,走几个人没问题。”刘强东沉吟道,“回头打个申请,让新浪那边多推一推团宝、铛团这种高薪挖人的动作,这对他们的老员工会是一种极大的刺激。”
  两倍三倍的薪水挖人,这不是长久之举,而这样的数字也只能是挖人,不可能连带着老员工都一起涨工资了。
  外人值钱,一起吃苦的老人要怎么想?
  内部问题即便可以暂时按住,但这种实打实的待遇区别是无法修复的,要是再碰见冷热交替,可能就自行溃散了。
  外部问题,内部发展,所谓旁观者清,易科三位高层加上耿德恒的讨论让雷君很有种大家一起做事的……快感。
  等到这场讨论结束,雷君最后问了句:“方总什么时候回来?”
  “可能后天从合肥回来,按部就班的发展就好。”戚赫答道。
  虽说阿里可能下场,但方总第一时间还是在忙活合肥冰芯的技术会议,据说挺重要,只是电话里问了问情况。
  雷君点头,心里算算时间,打算过两天再来见方总,正好把耿德恒的事情也落实落实。
  4月5日,方卓从合肥返回上海,心情一般。
  冰芯关于未来28nm制程工艺的技术存在重大分歧,内部观点的对立让方卓颇有压力。
  好消息:这不是人事、管理上的对立,大家都是基于技术工艺在争辩。
  坏消息:还不如是人事和管理上的对立呢,方卓对这方面比较有信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