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元赫,太早下定论对你没什么好处,不过若真是我苏家的家事,我自然会处理好,不劳诸位操心。”
“哼,那就拭目以待了。”
不过不管孙子柏那厮如何,想要通过他作为西南的切入口这个可能性都为零了,更何况如今匡义军卷土重来,这是所有人都预料之外的事,好在这对于打破京城的局势而言并非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且不说皇子的争斗将从这件事正式浮到水面上来,西南那四十万大军也必然会因为这件事而受到牵动,到时候不管那边有什么变动,其实对于京城而言都是一件好事,指不定那边就会从这件事中露出什么破绽来,而这,正是他们的机会。
有的话根本不必说出口,大家都心知肚明,而且各自心里都有了盘算,于是四大世家领头人的难得一次会面就这么草草结束了。
然而即便他们的会面是如此的草率,可第二日的朝堂风向还是完全因他们而变动,他们的一举一动,任何意向都会在朝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皇上,臣以为那韦范老将军合适,此人经验丰富,三十年前就曾多次与匡义军交手,且此人性格孤僻冷傲,带兵更是狠辣,想来只有他能将逆贼余孽诛杀殆尽。”
西南军中人尽皆知,此人手段狠,孤僻难以接近,就算是大帅孙岐山的面子他也常不给,他练兵的手段也狠,可谓人人惧怕,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与孙岐山之间常常发生分歧,两人因此多次闹出不愉快之事。
但立马有人反对,“不可,皇上,这韦范和另一位余自图都是跟随平南侯几十年的老人,他们从落草为寇的时候就在一起,那情谊自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比,”当然,此刻讨论的是谁能镇压住逆贼,所以这位大人急忙补充道,“皇上,此人刚愎自用,且年纪太大又大字不识一个,那匡义军余孽隐忍蛰伏了十多年之久,根本就不是他这种腹中无墨的莽夫可以对付的。”
皇上沉思,众大臣们也是面露难色,因为两人的话都很有道理。
然而孙岐山身边就五位大将军,其中两个就是多年的老人,除了这两人就只剩下三个,但第一个排除的就是孙成建,那可是孙岐山的亲儿子,虽然是庶子,可最该防着的就是此子。
再就是那个李石达,他算是一员猛将,冲锋陷阵绝对是好手,但从信息上不难看出此人有勇无谋,且,他是孙岐山的义子,似乎对孙岐山忠心不二。
最后那个叫楚湛的资料最少,但此人似乎最是无能,且他一个管后勤的理应第一个排除,他在能力上完全不够。
“皇上,臣支持李石达,此人勇猛非常,战功无数,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与那群逆贼周旋,只有他能做最好最锋利的刀。”言外之意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最容易拿捏,好控制。
“不可,他是平南侯义子,谁知道他那些战功是不是靠着义子得来的。”总是还是在意他与孙岐山的关系,怕他跟着孙岐山造反。
“皇上臣认为……”
……大臣们各抒己见。
“父皇,让儿臣去吧。”
二皇子再次请缨,紧接着五皇子,六皇子也不逞相让。
“父皇,请让儿臣为您分忧吧。”
其实只要能保证此人能上阵杀敌即可,京城完全可以派一个有头有脑的过去,一是掌控全局,二则是形成压制。
所以不管是谁,这一次京城是务必要去一人的。
“皇上,”这时候礼部尚书万大人站了出来,他不着痕迹的与萧元赫交换了一个眼神,“依臣看来,此事交给平南侯处理即可。”
“想必没人比平南侯自己更了解他麾下几员大将的能力了,所以他必然会派出最合适之人,皇上且将这个权利交给他,坐等匡义军余孽灭亡即可。”
“臣相信,得皇上如此信任,平南侯必定竭尽所能为皇上分忧。”
事实确实如此,无论是派谁去,派多少人去,没有人比孙岐山自己更清楚的了,况且于孙岐山而言,他们这群远在京城的本身就是门外汉,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镇压逆贼他们都是外行,外行指挥内行本就是大忌。
再者,将这个权利交给孙岐山自己,一是说明皇上对孙岐山的信任,再则是试探。
京城想要知道孙岐山到底有没有反心,会不会反,完全可以从他这次的排兵布阵中就能看出来端倪,到时候京城再派人去苏城与其一同作战,也能从中窥知一二,如此,就算那孙岐山包藏祸心,京城也能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在场都是聪明人,且大家先前都是通了气的,此时万大人话一出口所有人便都明白了他的意图,而且,万大人可谓很好的迎合了皇上那颗多疑的心,这可不仅仅是对孙岐山的试探啊,更是对此去西南之人的试探。
还是那句话,皇上越老越多疑了,他既想要这几个儿子为了皇位争出个一二三四,可又容不得他们对他的位置生出一点点不该有的觊觎之心。
京城的风云涌动并没有很快波及到远在西南的万千将士,但这两日的边陲同样在暗潮涌动。
那日老侯爷直接抛出了炸裂的信息,京城那位的怀疑总是最能让将士们寒心的,试想他们为了皇帝的江山舍生忘死,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这风餐露宿的鬼地方不得离开,不仅常年与家人分割两地,还必须忍受着漫无边际的恶劣环境,像是没有尽头一样看不到头,到头来那位不仅该给的不给他们,还一年到头对他们怀疑东怀疑西的,这搁谁谁受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