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北宋大法官 > 北宋大法官 第440节
  同时,再拿出一千贯,分别捐助给警署用于研发警察的装备,以及捐助给侍卫马,用于修建校场。
  这两日大家都还在议论这事了,之前讲明,胜者将得一千贯,而如今是平局,这钱会不会不捐了。
  完全是有可能的。
  但是慈善机构还是拿出一千贯。
  这也令不少人竖起大拇指。
  是条汉子。
  但这只是开胃菜,慈善机构正式命名为此事大宋慈善基金,总部设于白矾楼,将会拿出一万贯来作为奖金,以及举办足球联赛。
  一万贯?
  这绝对打破奖金记录啊!
  进士第一,也拿不到这么多奖励啊!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展拳脚
  去他妈的信仰和爱好。
  在这一期新闻报发布不久,东京十八社中的六社,就立刻转向足球联赛。
  有一说一。
  这六社在蹴鞠比赛中,其实常年垫底,看不到出头之日。
  因为这蹴鞠比赛是纯技巧运动,天赋要求极高,但也非常单一,在比赛中,运气成分占比是很低的,导致齐云社是常年垄断第一。
  不像足球那样,有极大爆冷的几率,而对于天赋的要求,也是比较广泛的,跑得快、灵活、脚下功夫,这些天赋都可以在足球场上发光发热。
  受众是要大得多。
  而且话说回来,陪太子读书,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这常年垫底的六社,每年所得利润,是非常有限的,近乎于施舍。
  而不像足球联赛,即便是垫底,也能够拿到丰厚的利润。
  首先,联赛会根据你的名次,拿出部分钱给你补贴,其次,你每踢一场比赛,输了也能拿走百分之二十门票钱,赢者拿百分之五十,剩余三十上交联赛。
  补贴不少,但赢了更多。
  就还是要激励他们变强。
  然而,除这六社之外,还有很多蹴鞠社也在考虑转型。
  毕竟宋朝是商业社会,蹴鞠社背后也是有老板的,人家也是为了赚钱,如今看来,显然是足球那边奖励更丰厚。
  他们唯一犹豫的原因,也仅仅在于,蹴鞠比赛存在许久,比较稳定,足球比赛才只比过一场,究竟能否长久下去,这是个问题。
  但这令蹴鞠社联盟,感到极大的恐慌。
  蹴鞠社是可以转型的,但是他们是转不了了,要是蹴鞠社都转去足球联赛,那他们就彻底完了呀!
  但是这些人可也不是傻子,蹴鞠社每年的奖金,可都是依靠他们的去拉的。
  他们主动散播蹴鞠要完,以及张斐阴谋消灭蹴鞠的言论。
  不得不说,这一招非常好使,此番言论立刻引发了广大的争论,毕竟这蹴鞠可是北宋第一运动。
  而且,广大的士大夫群体,充斥着大量的蹴鞠爱好者,让他们去踢足球,不死也得残废,关键对方又是张三。
  虽然如今革新派和保守派在争夺张三。
  但那只是限于政治争斗,并不代表阶级问题和商业竞争。
  于是许多士大夫纷纷表示筹资支助蹴鞠联盟。
  这使得许多蹴鞠社又改变主意,毕竟玩蹴鞠这么多年,这里是舒适区,跑到足球那边去,充满着不确定性。
  张斐对此没有任何回应,他认为这不需要回应,他也没有想过消灭蹴鞠,关键还是在于观众喜欢看什么比赛。
  而且他目前要忙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足球联赛都还得往后稍稍。
  今日张斐与大宋慈善基金的主要捐赠人来到外城城西的活字作坊。
  “这么大!”
  “这里看着像似一个庄园,不像似作坊。”
  “这么大的作坊,可还真是第一回 见。”
  “三郎,你这作坊到底有多大?”
  ……
  张斐笑道:“也不是很大,占地才五亩,共有十个大院,七座炉灶。”
  这古代的作坊,都是基于家庭模式,也就是一个个院子,哪怕是商业作坊,还是维持着家庭的生产模式,正版书铺就是如此,张斐对此并没有做到什么改变,非得去弄一个大厂房,因为这里面涉及到许多卫生、火情隐患的问题
  。
  就还是以院子为单位,来划分生产区域。
  其实这作坊都不是他来设计的,而是白班和洪中两位老师傅根据活字的制作模式设计的。
  此时已经开始营业。
  关键活字制作作坊,真的是筹备很久很久了。
  樊颙问道:“租金多少?”
  张斐直接看向陈懋迁。
  陈懋迁道:“每月二十贯。”
  “这倒是不贵啊!”
  “是呀!这里虽然比较偏僻,但到底这块地不小。真是值!”
  “这里本是一个仓库,后来这户人家将仓库搬去城外,故而给腾了出来,要建房子出租的话,这周边的房价最高也就在一贯钱作用,这建房还得需要不小的成本,索性就一块租给我们。”
  “这房子都是咱们建的?”
  “多半是的,也有些房屋仓库改出来的。”
  “咱们花了钱,到时这地主收回去,可如何是好?”
  “这你们放心,十年之内,他若收回,必须补贴咱们建房的费用。”
  陈懋迁说着,又指向张斐道:“这个条件是三郎定得。”
  张斐呵呵笑道:“十年之内要还赚不回这点钱,那这买卖做着也没有意思。”
  木材商人周延道:“咱们需要这么大的作坊吗?这活字能赚这么多钱吗?”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对此表示怀疑。
  张斐笑道:“最近三日我们就已经收到约莫两千贯的订单。”
  “……?”
  “多……多少?”
  “差不多两千贯。”
  大家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他。
  似乎有些怀疑人生。
  那纸铺商人黄灿道:“各位有所不知,咱这活字作坊开门营业的第一天,官府那边就已经收到五十家报铺的申请。其中有二十一家已经批准了下来。”
  “怎么一下冒出这么多来?”
  “其实许多人早就想印报,就一直在等这个活字作坊。”
  “听说这些报铺的东主,多半还都是咱东京的士大夫。”
  ……
  如今这报纸的威力,大家都是深有体会,而且他们也都明白,未来谁控制报纸,谁就将控制舆论,而舆论是士大夫非常看重的。
  虽然正版书铺是来者不拒,只要你们愿意花钱,你骂张斐都行。
  但是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共识,就是绝不能让正版书铺去垄断报纸。
  今日他可以答应,明日他也可以不答应啊!
  然而,他们就只是想印报,可不想再找一批工匠来凋刻活字,这是很不划算的,因为凋刻完后,还不能将工匠赶走,要知道这泥活字可是有寿命的,坏了的话,到时又得请人来凋刻,关键这人还不好请。
  由于之前正版书铺大规模招人,导致这种手艺的工匠,工资是蹭蹭地往上涨。
  可一直养着,也不划算。
  正好,他们听说张斐要做活字作坊。
  直接买现成的,这可是最为划算的。
  尤其是这活字作坊还是慈善机构控制的,许多士大夫也是捐赠人。
  他们就不怕张斐垄断。
  张斐也向一众人解释道:“我们作坊成版卖的话,一个活字的价格是十文钱,常用字,一版是两千个字,一版就是二十贯钱,单买的话,一个字就是十五文钱。
  一般来说,一个书铺,至少至少要买两版,甚至于三版,才能够快速地印报,各位应该都知道,当今的报纸就是要快。
  同时他们还要购买一些不
  是不太常用的字,但也并非是生僻字,故此算下来,一家报铺在活字方面投入,至少要花费五十贯钱。”
  “一家五十贯,也得有四十家书铺,收入才能够达到两千贯。”
  “五十贯只是活字的最低成本,有一家就订了全套活字,共十版,还有辅助材料,比如说粘合剂,又比如说排版盘。”
  “排版盘是什么?”
  “各位请跟我来。”
  张斐带着他们入得一个小院,但见里面的工匠正在制作一个个大轮盘,轮盘上有着一个个小方格,一看就知道是储备活字的。
  张斐笑道:“诸位可有看出一些门道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