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毕竟是葛亮自己承认的“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蜀锦以其精美的质量,不仅成为了蜀汉对内的赏赐衣物的选择,更成为了蜀地对外输出的主要大宗商品。
同时,虽然东吴那边还不太好说,但对于北方的曹魏而言,其长期维持着以物易物、实体货币的经济模式,本身就使得蜀锦这种具有着最常见实体物品“布帛”特性的奢侈品,竟然甚至能够称上一句硬通货。
这就不是普通的,随便用禁令就可以制止的,以供上级阶层消费的奢侈之物,而带上部分战略品的色彩,和蜀汉同时出口的蜀马、甚至货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曹操:……感情这货币,现在都不能随便搁置了吗?
纵然先前被后世人一通嫌弃而升起了几分学习之心,但打心眼里还是带着点儒家人对“利”的鄙夷,觉得也不是什么特别要紧的存在,稍微放置一段时间也不碍事的曹丞相,现在是真的浑身一激灵。
当商品这种东西,竟然能够上升到战略品的高度,以曹操的敏锐和多疑,自然可以嗅出其中的危机。
你老本都有可能握在别人的手里,你怎么轻松得起来睡得着觉的!
——反正曹操不行。
【对,蜀汉出口货币,因为三国之中,确实是它发行的货币最为可靠。
一是因为本身地理偏远,董卓祸害货币的时候它没被卷入太深,尚且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刘璋因此给蜀汉攒下的家底挺厚。
光刘备定益州给手底下人发钱的时候,就能掏出“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这样的巨额数目给关张孔明法正四人,给糜竺的更是“赏赐优渥,无与为比”——比五千万还多。
这尚且不包括,刘备对手下士兵们拿下刘璋之后,库房宝物无所保留,全部可以让他们拿走的誓言。
这样的阔绰与豪气,在孙权赏吕蒙千万、一亿钱的记录中还能有几分共通,但在曹魏甚至要被司马家篡位了,都只能掏出来千万赏赐司马昭的记载中,就显得有几分无奈了。
这其中当然有货币购买力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存在,但是当考古证据都显示蜀汉钱出土最多并且制型精美的时候,也只能指向第二个事实。
蜀汉的铸币业是三国当中最完备的。】
“……”
后世人说出那些赏赐的时候,其实本意是想要展现蜀汉的钱币之多,刘备可以理解。
可是现在他们君臣二人气氛有点低沉的相对而坐,感受到身边气压微妙的他,此刻就有点忐忑的坐立难安了。
“主公这么做,是想尽快稳住麾下士兵忠心。”最后,诸葛亮还是叹气,那有点压抑的气氛瞬时一扫而空,“亮当然可以理解,并且支持主公这般的决定。”
“但是,”一想到自己要是接手经济工作,面对这样局势的难度,哪怕是他也忍不住有点头痛:“库房宝物全部无所保留,那么国家财赋何处呢?”
刘备一时哑然。
【我们之前说过,吴蜀两国都曾经发行过大钱,也就是实际重量和币值并不相符的货币,比如蜀汉的直百五铢,东吴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某种意义上可以也算是信用货币的一种雏形,本质就是依靠政府的信用力,让百姓愿意认可,这实际价值肯定不值它说的那么多的货币并使之流通。
就像我们现在,纸币说白了本质就是一张纸,使它不是一张纸的价格的因素是什么?是政府在它出台之后为之背书,是对政府的信任,认为它值这个价。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说吴蜀两国发行大钱是在抢钱……
怎么说呢,因为它是突然发行的货币,从这一点来看确实有耍无赖,攫取民间财富的性质所在,但单从货币本身的角度出发,它没很多人想象得那么闻而色变。
如果能够控制得好发行和流通的数目,使得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并没有短时间剧增,超出理当维持的限度,而政府也有着足够与之对应的实际财富,危害也就尚且能在管控范围之内。
其实也未尝不可以把这种现象,看成是当时吴蜀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大宗商品的交换额之巨大,若是没有一种减轻双方交易门槛的存在,那么岂不是要按车来拉载铜钱?】!
第81章
信用货币、流通数目、实际财富……
一连串未曾接触过的陌生词汇接连不断地砸了下来,将所有听闻见后世人理论的听众们都给弄沉默了。
复杂的凝滞在空气中蔓延。有人处在身边的,倒是能面面相觑着,望着对方眼中同样的宕机与茫然感到一阵安慰。而没有人身处一旁的,就只能默默将后世人随口的论述记在心中。
这倒不是他们真的完全弄不懂其中的理论——纵然此前可能对经济的了解不够深入,好歹也都是文化水平过硬,脑子足够好使的人物。
只是猝不及防,完全不存在什么循序渐进地就给他们来上一套,后世很明显已经形成了理论,于是不带过多论证过程随口给出的结论。
短时间之内,他们又能给出多少的反应呢?也只能默然记下了。
只有曹操目光晦深地望着后世人揣度的结论,看着它仿佛嬉笑一般提出的铜钱之多只能用以车载的发言,心里多出了一抹夹杂着酸涩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