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综合其他 > 灵魂画手 > 第725章
  由于是战后复建,所以丢勒之家用了一种快速成型的框架结构,相当一种木板房,如果是水泥钢筋混凝土建的,肯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现在,看门人的大祭祀、掌钥人和七个学徒,瑟瑟发抖的站在寒冬里,大家都心怀恨意与愤怒,还带着一点窘迫,被对手恶魔祭祀阴了啊……罗野死的好惨……
  很快,就有救护队和消防队来处理现场情况,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现场的确有尸体和血迹存在,所以很快警察也来到现场,最后连市长都来了。
  柏林市长听警察讲过了现场情况后,对这些来自东方的艺术好爱者表示慰问,身在柏林,这四个月里,这种可怕的事件也见了不少,知道这与恶魔相关,所以市长特别介绍了一位侦探给诸琉璃。
  与国内使用异管局为管理恶魔事务的机构相同,欧洲地区则是兴起了一种古老的职业,也就是侦探,侦探是介乎于调查员与普通人之间的角色定位,他们往往与神秘有关,但却没有那样深入的被恶魔污染,惯常会被政府委派一些调查任务,再收取不菲的酬劳。
  侦探目前在柏林也很活跃,其中龙蛇混杂,眼前被介绍给诸琉璃的侦探,则是市长的特别顾问,他很神秘,戴着大大的罩袍,遮住了面容的上半部分,明显不想被人看到真面目的样子,市长称其为kain。
  kain,该隐,这可不是一个好名字,这个名字在德国代表着近亲杀戮的原罪。
  市长走后,诸琉璃跟这位侦探单独相对。
  “如果要我给你们一个劝告的话,那就是快点离开这个城市。”kain的声音很年轻,“掌钥人琉琉璃。”
  第589章 该亚
  诸琉璃作为看门人在柏林的代表,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名为kain的侦探,也理解kain的敌意,毕竟作为侦探,天生就会对看门人这样的组织怀有敌意。
  “kain先生,虽然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市长先生对你的嘱咐, 是让你帮助我们吧?”诸琉璃说,“我有一个同伴死在恶魔爪牙的手中,我希望你能帮我们找到凶手。”
  “恶魔间的自相残杀,死的不过是个垃圾……”kain兜帽下的脸部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你们都该被当做城市的垃圾清理出去。”
  “kain先生……”诸琉璃面色一变,有句话叫死者为大, 而kain是在侮辱死掉的罗野。
  这时安娜不声不响得走了过来。
  诸琉璃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也擅长与人交流, 所以虽然安娜在,但对外事务也会交给诸琉璃来处理,但这番交谈,安娜是全程都听到的,而安娜的人生观很简单,世人都有罪,没什么可原谅的。
  所以安娜走过来之后,站在诸琉璃身侧,这时学徒聚在一起,在罗勒之家院中的一角,kain单独一个,跟学徒们相对,却不显得弱势,但等安娜走过之后,kain忽得向后畏缩了一下。
  这一刻,而消防队仍然在坍塌的房屋中忙碌,罗勒之家的院子里, 一动一静, 像是分割出了世俗与神秘的界限。
  “你是……安娜·阿玛斯?你也来柏林了?”kain的声音充满了惊叹, “看门人的大祭祀。”
  “看来你对我们很了解,现在摘下你的帽子,让我看看你的脸。”安娜轻声说。
  如果kain知道看门人,那也肯定知道,看门人最擅长的是攫取人类灵魂,所以他穿成这个样子到来是有原因的,因为只要把面目暴露在看门人面前,就等于把灵魂乖乖奉上。
  所以,kain理应不会听从安娜的要求。。
  但事实并非如此,kain听见安娜这样说之后,缓慢的伸出手,摘下了自己的兜帽。
  这一幕让诸琉璃惊讶,但马上就看到了安娜的手,正伸在她的背包中,那里面有什么……诸琉璃念头一转就明白了,那里面有看门人的圣器,那件黑匣子。
  现在,诸琉璃抿了一下嘴角,流露出有点渴望的表情,看门人学徒获得的恩泽只有‘四光’,目前还是残缺的,只有‘白’能够获得,也需要用‘门票’去兑换。
  但大祭祀安娜不同,她拥有‘慈父’的最高眷顾,可以无限制的使用那些神秘技巧,包括神奇的催眠与占卜,不计消耗,没有界限,简直令人嫉妒……
  kain摘下兜帽后,露出一张年轻的脸,是個普通的德国少年,大概十八九岁,甚至比诸琉璃还小上两三岁的样子,脸上还长着淡淡的雀斑,他的相貌出乎预料的普通,普通的甚至有点古怪。
  诸琉璃瞬间就记住了kain的脸部特征,她相信安娜也同样的本事,这就是艺术天才,也就是说,现在kain的命,归她们所有了。
  “我看清你的脸了。”安娜说,这是一个宣告。
  这时,kain恍若从梦中醒来,他讶然摸了一下自己已然滑落的兜帽,表情中充满了惊骇,他后退一步,望着安娜:“你竟然……”
  “如果你知道看门人,就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诸琉璃更擅长谈判,“所以,把一切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谷鉱
  “不愧是‘画家’的助手啊……”kain却没理诸琉璃,而是表情十分兴奋的说,“看来那个男人把全部神秘遗产都留给了你,竟然能够催眠我,是位阶压制么……太有趣了~”
  “kain先生?你的精神状态还好么?”诸琉璃觉得眼前的大男孩也许是受到了什么刺激。
  “领教了~”kain用东方礼节向安娜一拱手,“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