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综合其他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90节
  还是去年的时候,姚春山在来信中委婉地提起过这件事,卫长海夫妇分析了之后觉得卫家不能挟恩图报,咱一个穷乡僻壤的孩子哪儿能肖想京城的千金小姐,万一委屈姚溪,就作孽了,因此避而不谈,没有给老姚答复。
  想着姚溪也差不多到了该说亲事的年纪,要是有好的也该定下了,到时候有机会跟老姚见面,再解释清楚这件事情就好了。
  卫景平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还是他嫂子韩素衣无意中提起被他听到了的。
  他当时没什么想法,笑了笑就算过去了。
  顾世安说道:“玩笑话啊,那你跨籍这条路了,这科别下场了。”
  卫景平:“……”
  “夫子,”卫景平气不过还是回了他一句:“你想的这两条路都不通,叫我等三年,那岂不是荒废了,再者跨籍,一步跨到京城去,遍地大儒世家子弟,我去了岂不是只有落榜的份儿。”
  拿什么跟人家自幼师从大儒的士子比拼呢。
  顾世安摇了摇头,慢悠悠地说道:“不是这回事,向来进士得中最多的,要数南方四省,外加山西府,京城文风兴盛,但举业并不是最‘卷’的。”
  卷!
  这不是跟他上辈子一样吗,高考最卷的地方竟是以前科举最卷的地方,传承哉?
  卫景平敢肯定顾世安是土著不是穿越人士,这个词儿肯定是从他嘴里听来的,他愣了愣神:“夫子您也说起‘卷’来了?”顾世安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偏过头去掩盖尴尬:嗯哼,卫景平虽然离开白鹭书院两三年了,可他留下的习惯不少啊。
  比如“卷”了,“香”了,白鹭书院如今流行的很呢。
  扯远了。
  顾世安说道:“你且安心念书吧,最差不过等下场。”
  刚听所谢回此次任甘州府主考时,他在心中隐隐担忧,谢回那人要是见了卫景平的文章,必然要深挖起他来,到时候或许会掀起血雨腥风吧。
  要是能让二人避开就好了。
  可巧今日回到上林县就听到了咸州知州有意让卫景平替考这件事,难道是天意吗。
  一想到谢回,顾世安握紧拳头,额头上青筋凸显,他缓了口气才说道:“不早了,你早些回去歇着吧。”
  ……
  窗外春夜阑珊。
  送走卫景平,顾世安从泛黄的旧书里找出一卷书、几轴画卷,细细地抚过一遍,又一丝不苟地卷起来,收好,束之高阁。
  这一晃,就过去快十五六年了。
  顾世安剪了个烛花,恍惚中似乎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一日,也是暮春四月底,庭院之中清风细雨,残花铺了一地。
  扬州。
  那年他十二岁了,院试考中了秀才,成日跟在大哥谢熠身后缠着他教自己泼墨戏葡萄,近来那个温文清瘦的少年人却正色道:“等大哥秋闱中了解元回来再教你画画好不好?”
  他撇嘴道:“以大哥的才学,中个解元不就做篇文章的事嘛。”
  这时候有家仆来找谢熠:“老爷请大公子过去书房。”
  谢熠将手里的书往他身上一放:“五弟,等我回来再和你一块儿读这篇。”
  他父亲谢启是应天府的举人,到了后来八股文研究得炉火纯青,却没有再下场考取功名,而是专心致志地培养族中的子侄晚辈。
  这些子侄晚辈之中,数他大哥谢熠最出众,垂髫之年就中了秀才,做八股文时最擅长引人入彀,将开头之奇句点到极致,又善于布局,跌宕,别人用方之处他使圆,实处使虚,辞藻不着华丽却淳厚有力,文章之外,杂学算学更是能甩别人十八条街,非一般人可比肩的。
  他的八股文和诗词连同画画等本事就是跟着谢熠学的,县试下场,一举就中得了案首。
  偌大的谢家,嫡出的庶出的堂的表的兄弟之中,他跟谢熠最是亲近。
  ……
  谢熠被叫去了书房,谢启对他说:“你善读书治经,你三弟回则善做官逢迎,日后能光大谢家门楣的,只有他了。”
  但是谢回不好读书,院试勉强挂在孙山之名上,这次乡试只怕难中个名次了。
  谢熠听了不解谢启的意思,只听他父亲继续说道:“这次秋闱下场,进了考号你写谢回的名字,谢回则写你的名字,让他考中功名先做了官,撑起谢家的门面,你等三年再考,日后找个清闲的职位补上去,岂不是对谁都好。”
  而且谢熠只是个庶长子,他娘是他房里的妾,没什么福分早早死了。而谢回的娘则是扬州府同知的女儿,母舅家族很是出息,平辈之中有不少儿郎在京中入仕做官,能倚仗扶持的众多。
  适合叫谁上去日后支撑谢家的门楣,一看便知。
  谢熠讷讷地应了谢启的话。
  ……
  顾世安至今都记得,那天扬州府乡试放榜之后,闻听大哥谢熠落榜而二哥谢回中了解元,他眼一黑差点晕过去。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啊!
  ……
  卫景平回到家中已经很晚了,卫三挑着一盏灯笼站在暮春的夜晚里,等着他归家。
  “老四,其实去甘州也挺好的。”卫景川这两日按时按量喝苦药了,难得说句流利的话:“二哥去京城了,你日后也要考出去做官,我早晚也得离开上林县。”
  不如卷包袱现在就走。
  他大概是劝说卫景平,一家人速速搬去甘州城,避开咸州知州樊先这个坏蛋就是了。
  “三哥,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卫景平说道。
  这次秋闱牵连的人物的盘根错节他尚且摸不清楚,一走了之真的能解决全部问题吗,大抵是不能的。
  别忘了主考官谢回是要来甘州的吗,他们还得在一个考号里头见面呢。
  ……
  清晨。
  卫巧巧到了墨铺,她将招牌挂出去,不大会儿,就迎来了一波顾客,是两个闺中的手帕交带着丫鬟来挑选墨条,一个说:“我喜欢这个‘美人’的,红拂女太好看了,上回来没买到,这回上货了。”
  另一位鹅蛋脸面的姑娘说道:“我爱摆个‘美人’在书桌上,看着‘李靖’期盼日后找个夫郎如他这般魁秀。”
  卫巧巧一条条墨条给她们码好,笑着耐心地伺候着她们挑挑选选。
  送走一拨又一拨的顾客,劈里啪啦的算账声响个不停,听见掀开门帘的声音,卫巧巧习惯性地抬头一瞥
  而后她低下头迅速地拿出手帕擦了擦眼睛,叹气道:“我怎么才这么点岁数就眼花了?”
  门外不过站了个人儿,她怎么就看成是老姚了呢。
  作者有话说:
  真的真的,以前科举发达的省,甚至是县,现在都是高考大户~
  第101章 献墨
  ◎“棉花。”◎
  卫巧巧暗自好笑的功夫, 又听见门外喊了声:“巧姐儿。”
  她拿在手里的精巧小如意豆墨块“叮”地一下掉到了柜面上,她提裙噌地跳到门外, 惊得正在挑墨的顾客眼神都要飞了:“……”
  门外站着的那老头一身深色织锦的直缀, 神采奕奕地对着急奔过来的卫巧巧笑道:“巧姐儿,不认得我了?”
  “姚伯,您……您怎么来了?”一瞬,卫巧巧面上笑着, 眼里却不争气地涌出泪来:“快进来啊。”
  姚春山这才熟练地跟着她走到柜面里头, 甚至拿起手边未捶完的墨试了两下:“平哥儿没来?”
  而后不等卫巧巧答话, 他又“哦”了声道:“这个时候他该闭门读书的。”
  毕竟很快就要秋闱下场应考了。
  果然不出他所料, 卫巧巧说道:“平哥儿把自个儿关在家里头念书呢。”
  他已经许久没有过问过墨铺的生意了。
  卫巧巧说完这才想道:“姚伯, 您怎么来上林县了?又是怎么来的?您一个人?”
  她想问一问姚溪来了没有,但转念一想, 听说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么可能从京城到上林县来, 于是就打住了。
  “想你们了, 想上林县了。”姚春山笑呵呵地说道。
  三年多前他才回到京城就忙起了孙女姚溪的事, 不过那孩子也省事, 祭了姚家的祖宗之后多半的时间还是留在她外祖周家那边,他就带着几个老仆人在姚宅冷冷清清过活, 不时去寻一寻卫景英,后来卫二也找着了,就更没什么事了,闲着闲着,就越发惦念他在上林县开的墨铺, 还有这里的人了。
  “我听平哥儿说姚伯家里从前是宫里头的墨务官, ”卫巧巧一边盘点一边轻声问姚春山:“您回京城之后, 一直在宫里头任职吗?”
  姚春山摇摇头:“从我父亲那一代起就不到宫里头任职了,改为姚家每月向宫中献一次墨,后来这事落到了姚溪他爹头上,他身体不好,精力不济制不出那么多墨来,每年就说不好什么时候进宫献墨了。”
  再后来,就连姚溪他爹姚少裕也病死了。
  姚家子嗣不继,献墨渐渐力不从心之后,宫里头又选了京城另外一家制墨世家戴家为墨务官,如今宫里头用的多是戴墨,极少见到姚墨的影子了。
  “对不起姚伯,”卫巧巧听着难受:“您回家去吧。川哥儿平哥儿他们都在家里呢。”
  墨铺这会儿顾客盈门,就她一人在店里,大抵是走不开的。
  姚春山说不用,姚家的老仆已经赶着马车去卫家了,经过墨铺的时候他没忍住,先行下车进来瞧瞧,想着万一碰上卫景平呢。
  那孩子叫他好想。
  “那你忙着。”姚春山从墨铺出来。
  咦,接他的……鸟来了?
  “嗷呜”金灿灿在店铺外头压着嗓子嚎了声,看见姚春山出来,就毫不见外地落到了他的肩头,对着他花白的头发一阵乱挠。
  “我就剩这点毛了,”姚春山请它下来:“都薅了你也做不成窝。”
  金灿灿懒懒地嘀咕了声,似乎在诉说它的委屈:想当年为了给姚春山治病,它可是见天儿去晁大夫家中献屎呢。
  害得它错过了最佳的求偶期,如今年纪老大一雕了,愣是找不着公雕婚配,唉,说多了掬一捧辛酸泪啊。
  “咻”
  姚春山再抬头时,口哨声和笑声、哭声一起朝他甩过来了,才动动嘴,肩膀就被人一把给揽住了:“老姚,你说说你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来了也不提前打个醒叫人去接你……”
  卫长海连吼带埋怨的声音登时灌满了他的耳朵,姚春山没费劲就觉得脚下生风,等他缓过神来时人都已经进了卫家的大门,手里还被塞了杯热茶:“这一路上走了好几天吧,岁数大了还乱跑……”
  这是孟氏的声音。
  姚春山抱起卫长河媳妇儿牵着的一岁多的小男娃卫景凡搂在怀里,一个没忍住老泪纵横:“想你们了,想你们了……”
  孟氏和卫长河的续弦张氏陪着落了几滴泪。
  “老姚,”卫景川人在外圈,被他爹和他二叔堵着挤不进去,急得团团转:“我和老四在这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