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都市言情 > 郁金堂 > 郁金堂 第12节
  “《大云经》实则北凉君主迎请天竺高僧昙无谶翻译的《大方等无想经》,传世已有近三百年,《义疏》不过本朝重新注解,何来伪造之说?”
  “……你这书生!”
  武三思眯起眼睛,沉稳的声音中分明带有一丝轻蔑。
  “《大云经》中说,‘菩萨利生,形无定准,随机应物,故现女身也’,意即菩萨能化作万物万象,男也有,女也有,飞禽也有,走兽也有。为何高僧注解,只捉住‘女身’大加发挥,却瞧不见其他?如你所想,来日有飞禽开口能言,难道我等,也奉那畜生做天下共主吗?”
  《大云经》武崇训无比熟悉,果然就有此句,也果然能做此解,他颠倒过来一想,明白了乃是自幼被人故意引导,才全然会错了意,顿时大为羞恼。
  自诩读书读透了的人,竟从根底就上了当;一时又愤恨,上了阿耶的当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大伯蠢笨草莽,一篇《李氏蒙求》无法完篇,竟也能操持这样瞒天过海的大买卖。
  半晌他迟疑道,“这么说来,圣人得位确实不正……”
  “废话!”
  武三思再再痛骂。
  “当皇帝用得着光明正大?李渊夺了表弟杨广的天下,李世民夺了长兄李建成的天下,至于圣人,从儿孙手里硬抢又如何?今朝万人跪拜,四海宾服,才有武延基和你的花花日子过!”
  武崇训无话可反驳,讷讷低头,成王败寇不是他信服的道理,却是他承认历朝历代兴衰的规律。
  武三思乘胜追击,隔空点了点他的鼻尖。
  “阿耶都是为了你好,男儿立足世间,靠的并非学问人品……”
  武崇训眉头一扬,“难道靠会娶老婆?”
  “哈!”
  武三思又气又笑又后怕,略一思忖,换出交心的口气。
  “你这些眼高手低的念想,少年无知的主张,从前江山稳固,我懒得与你细论,但往后不同了……”
  “阿耶此言差矣,大伯糊涂,却并非昏庸,大哥更是向来肯听您的教导,有阿耶与我为他们匡正方向,我瞧武周的江山稳固的很。”
  “你……”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这傻儿子还是懵懵懂懂,连武三思也无奈了。
  “说多了惹你腻烦,阿耶今日只说一句,我已是望五十的人了,膝下三个儿子,大的死了,小的还小,唯有指望你——”
  他语重心长地在武崇训肩膀上拍了拍,未再发挥,自袖中取出一卷书交到儿子手里,殷殷叮嘱。
  “有空多读书,读史明志啊。”
  这话武三思整天挂在嘴上,几乎成了梁王府家训。琴熏和骊珠耳濡目染,也以谈论前朝名人轶事为乐,武崇训更是自识字起,便把《史记》、《汉书》、《三国志》等袖在怀中,时时翻阅。
  他扫了眼,脱口道,“咦,这不是房玄龄修撰的《晋书》?”
  武三思已背着手出了门。
  “慢慢儿看,多看几遍。”
  武崇训不明所以,顺手翻到折痕最重的那篇,赫然是《宣帝纪》,曹操对其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干预汝家事。
  武崇训愣了一瞬,脸色顿时又青又白。
  再看窗外风雨长廊上,武三思步履矫健,袖底生风,哪像五十老翁?
  他赌气一把扔了书。
  *****************
  寒冬腊月,天一黑就刮风,狂风卷着枯树枝子刷拉拉作响。
  照理说枕园已近在眼前,却一丝儿光也没漏出来,周围远近楼阁早挂满合抱的大红灯笼,七色彩缎装饰着树木花草。
  “李家四娘年纪还小,说话冒失些,难怪三郎生气。”
  张峨眉自提着一盏小小的琉璃宫灯,隔着水泊遥遥向北张望,边走边道。
  流苏揉了揉冻僵的脸。
  “是,上头还有两个姐姐,奴婢瞧公子没把她放在眼里。”
  张嘴就冰冷的空气,咽下去肺腑生凉。
  她边赔笑边羡慕地看着张峨眉,还是裘皮好,寒风中也能保持轻言细语,行走伴随着腰间玉饰的脆响。
  张峨眉笑着摇头,“三郎目光如炬。”
  两人走到中堂,门一开,热浪滚滚而来。
  满眼烛光摇晃,金器明亮,灯下挤满了朱紫炮衫的男人和浓妆艳抹的女人,大铜鼎香烟氤氲,一道九折黄绢彩绘大屏风设在正中,间隔开宾客与十几位音声人,人高的乐器投影在屏风上,重叠的影子晃动,好像看皮影戏。
  张峨眉脱了裘皮递给流苏,见屋里人全堆着笑脸,眼风飞来飞去,武琴熏眼尖,在梁王妃身后招手。
  “眉娘,来这边儿,给你留着座儿呢。”
  骊珠抱着个虎头大软枕,懒懒倚着琴熏,闻言望过来,扬声喊。
  “阿姐这套金钿真好看!”
  张峨眉含笑走到梁王妃傍边坐下,拔了一根金钿给骊珠玩。
  今日因要迎接贵客,脸琴熏和骊珠两个小县主,也都按品大妆,隆重插戴起八根金翠花钿,两人的头面都是梁王妃张罗,一色一样金镶珠宝凤头翠钿,尺寸照大人的都缩小了,但钿脚还是足足有四尺来宽,金翠掩映,翡翠重叠,背面贴金,每个凤口上衔一挂宝珠玉牌,牌面上嵌细金丝拼花,可谓巧之又巧,就是太重,沉甸甸地扯着发丝。
  骊珠迎灯举高金钿,千万根光线渔网般密密散开,不由地啧啧称奇。
  “真讲究!我竟没见过这样好东西。”
  琴熏也讨来看。
  原来张峨眉这支金钿又与人不同,乃是在钗梁上挖开金框,钗股间用掐丝做了一段祥云回环镂空纹,钿头也是凤凰,不过扭丝叠翠,细密轻浮,掂在掌心,只有姐妹俩翠钿的十分之一重量。
  “又是尚衣局的新款吗?”
  琴熏心高气傲,但对她向来服气,又羡慕又叹气,张峨眉笑而不答,伸手抚弄骊珠头上小小的圆髻。
  “回去就送你一套,别告诉人知道。”
  骊珠顿时笑开了花,琴熏毕竟十一岁了,不好意思问人讨首饰,只好装作没听见,扭头悻悻靠着母妃。
  这边梁王妃冲张峨眉点点头,便招手叫人开席。
  顿时鼓乐大作,大笙与琵琶拔得头筹,清越的高音犹如一根细钢丝震颤着抛上半空。舞娘裙摆盘旋回转,张峨眉牵袖饮酒半杯,这酒也好,吊在文火上慢慢煨过,馥郁甜香,难得一醉。
  她举目看向对面客席,李显家儿女序齿排坐,只有三个女儿是韦氏亲生,儿子们果然都低着头,两个小的还没人样,大的也未戴冠,生得方头大嘴,木呆呆的,几杯烫酒下去,脸热耳酣,张着嘴四面打量,活像乡巴佬进城。
  武三思高举酒爵,卖弄似地扯住武崇训往李家人眼前推,弄得他很不自在,韦氏知道二十啷当岁的小人儿面皮最薄又别扭,忙殷殷夸奖他。
  “高阳郡王金声玉振,鹤形松骨,实是出尘之相啊!难怪连房州的官眷都拿你来写诗——”
  她转头问李显。
  “诶,那两句中联怎么写的来着?我记得最后一笔,只往深闺梦里去。”
  到底是长辈,还当着女郎众目睽睽,武崇训不得已笑一笑。
  “王妃谬赞,看人岂能只看外表。”
  韦氏一愣,掩嘴忍笑不已,武三思也笑个不停,放开他斥道。
  “人家夸你,你的尾巴就翘起来了?这说的什么傻话?既知道男儿不当以外表为重,为何不否认谦虚,倒一力应承下来?”
  头先韦氏笑,众人还不明关节,武三思一解说,登时哄堂大乐。
  李显畅快地扬声哈哈,心道这孩子跟我一样实心眼儿。
  那时二哥李贤看出他心仪韦氏,问他不承认,便仿韦氏笔迹写了首情诗,故意在兄弟姐妹一处上课时,从袖口掉出来,落在危月手里。她唯恐天下不乱,跳起来问韦氏,你中意二哥?闹得李显挂不住脸,匆匆避走,韦氏这才明白了他的心意。
  李仙蕙与武家兄弟青梅竹马,早知道武崇训爱惜相貌,偎在韦氏身后两肩狂抖,李真真攥着酒盏捶桌,酒全洒在裙摆上,就连骊珠也特特走到武崇训面前,伸出一根指头在面皮上刮着笑他。
  “三哥羞羞脸。”
  至于瑟瑟,目光灼灼,在人脸上扫来扫去,看得很是仔细。
  武三思父子的长相很有共性,眼尾沉而短,眼神温柔,头发格外丰沛,金冠束不住的老大一蓬,总掉几缕在耳畔,武崇训和弟弟武崇烈样貌相近,都是周周正正,温润文士的样子,待到武三思的年纪,斯文还在,可是眼下常泛乌青,就仿佛很辛苦。
  看得太久,武崇训耳根一点红晕慢慢染到面颊,有趣得很。
  她抿抿唇才要专心吃菜,忽然想起什么,一眼转过来看张峨眉。
  张峨眉倒很平静,隔岸举杯与她遥遥一碰,不等她反应,仰脖一饮而尽。
  “诶……”
  瑟瑟觑着眼,不知该怎么称呼这位神秘的女郎。
  就瞧两位小县主的熟稔尊重,她绝不是那种旁支亲戚依附而来,自愿为妾的小家女子,却能忍受梁王府屡屡不对客人正式介绍,就这么不尴不尬地作陪。目光一转,又看见流苏站在身后替她挽着整张雪白狐狸皮大裘,比起她这件的宽大松软,李真真那件简直见不得人了。
  “要比就比面孔身段,你强得多了。”李仙蕙拿帕子掩着嘴。
  瑟瑟付之一笑。
  “这间屋子里,谁是看外表的?二姐也傻了。”
  李仙蕙点头,语声愈低,“你不理她,她沉不住气,定要来找你。”
  第12章
  “神都人真是弯弯绕绕,一丁点事情弄得这么麻烦。”
  瑟瑟望了望外面天色。
  许是太初宫中也在宴饮,北边半边天幕都叫猎猎火烛熏得发红,雪粒子从天而降,飘飘洒洒,如浓雾,似柳絮。瑟瑟素来爱饮酒,在家便没人拘束她,今日尝了京中佳酿,更难停杯。
  韦氏与武三思举杯连碰,越说越来劲,索性划拳,李显俯在案上微微起鼾,梁王妃不耐闷热,走去后堂更衣,独骊珠人来疯,火红的衣裙,一时在这桌上,一时在那桌上,笑声又尖又亮,妆点得这场家宴成功极了。
  成套的大曲演奏完毕,换了单支笛子的小调,耳畔终于安静下来,侍女撤下冷掉的佳肴,盛上白瓷碟子里折出花样的热帕子。
  瑟瑟两个看着李仙蕙行事,原来神都贵女喝酒,要比手到鼻尖前,让大袖垂下来遮住嘴,才能擦拭唇边酒渍。李真真歪着头取笑规矩太多,却喜欢那帕子浸过木樨水,用完了,还留一缕馨宁的香气,在深夜里沁人肺腑。
  侍女鱼贯而出,高低窈窕的身影映在屏风上,像剪纸。
  瑟瑟饮得快了些,耳热脸红,心口砰砰跳,遂命搬个绣墩来搁在身侧,软团团倚靠上去,冰凉丝帕盖住脖颈,手撑额角稍歇。
  细细看来,王府的侍女装扮果然别致,银丝小花钗,白线挑衫配桃红裙子,蓝纱帕子掖进臂环,还沾着隐隐的酒香,两个长随垂手从后门进来,一眼不敢看席上女眷,引着武崇训走到窗下。
  隆冬时节,旁人都挂厚茧帘保温,独梁王府豪奢,地龙、熏笼全开,烘得室内热气蒸腾,所以支摘窗没关死,留着一线细细的气口儿。窗外金钩低垂,从瑟瑟的角度看过去,恰可见弯弯的钩角倒映在湖面上。
  月光太亮,把朱红的窗纱滤成了淡淡的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