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崔大人驾到 > 崔大人驾到 第4节
  随着车队越来越近,崔凝不禁睁大眼睛——那三个少年长得可真好看!跟仙人似的!
  崔姑娘的词汇匮乏,看见好看的人就是一句“像仙人”,再没有别的说法了。
  可这回,就连颇有文采的崔净也说不出能够配得上此三人的赞美话来!
  白马上的少年剑眉星目,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仿佛这天地间所有的俊秀都集于一身般,他看见门内站着人的时候便是一笑,干净而璀璨;枣红马上的白袍少年乍一看不如那白马上的少年耀眼,可是细细看去便觉十分清俊,那眉平和眼清澈,端是个清风朗月、君子如竹;而旁边那位黑衫少年,年纪轻轻便已经生的如渊深沉,一张初显棱角的脸上凤目威严、长眉入鬓,在那里便是渊渟岳峙。
  崔凝顿时觉着这几天的罪没白受,为了迎接这般俊秀的人物,确实是需要认真些。
  “大姐,二姐,快擦擦口水吧。”崔况抄着小手幽幽道。
  崔凝忙抬手摸了摸嘴角,崔净没有上当,却被他说的俏脸一红。
  饶是颇见过些世面的凌氏也有那么一瞬的失神,这三人这般年纪就已然长成如此风姿气度,将来更是不可想象。
  距离有段距离的时候那几人便已经下马,着月白袍服的少年把缰绳扔给旁边的小厮,大步往这边走来。
  崔氏已经认出那正是外甥凌策,一时心切,便迎至大门外。
  “姑母。”凌策站定,规规矩矩施礼。
  崔氏忙伸手虚扶起他,“几年不见策儿,险些认不出来,都是大人模样了!”
  车队略迟一步过来,看向另外两名少年。
  “姑母,这两位是外甥在学里的同窗。”凌策一一介绍道,“这是符兄,单名一个远字,这是魏兄,单名一潜字。”
  白衣少年是符远,黑衣少年是魏潜。
  “小子临时起意前来,未曾事先请示,还请崔夫人恕罪。”符远施礼道。
  魏潜未曾说话,跟着施礼。
  “无妨的,学里那些兄弟们若是听说你们三人一同前来不知道要多高兴!”凌氏笑着道。
  这时马车上下来一个十来岁的女孩,生的居然与凌氏有几分相像,若是与崔净站在一起更似亲姐妹。
  “这可是茉儿?”凌氏问道。
  “姑母!”凌茉提着裙子小跑过来,蹲身行了一礼,笑眯眯的问道,“几年不见姑母,姑母还是那么年轻美丽!”
  “古灵精怪的丫头。”凌氏将她揽过来,两人半点不生疏,接着又跟几人介绍自己的儿女。
  两厢见过礼后,凌氏领着一群人到厅中说话。
  崔凝知道凌策就是表哥,可是却止不住多看了几眼符远。单凭长相来说,三人在伯仲之间,只是崔凝觉得他真像二师兄。
  符远察觉了她的目光,微微脸看过来冲她温然一笑。
  这样一笑就更像了……
  崔凝眼眶一红,别过脸去。
  符远微微怔了一下,长安城里上到二十八下到八岁的姑娘被见他笑之后反应各异,却不外乎羞怯喜,他没料到自己竟然把小姑娘给笑哭了!
  崔凝移开目光正看见魏潜,那人垂眸端了一盏茶,修长的手指分外好看,她不禁多看了两眼,谁料那人一抬眼,险些没把她吓的尿裤子。崔凝忙低头,过了一会儿仔细想想却也没觉得方才他的样子有多吓人,只是没有什么笑意,那眼眸白的像朗朗乾坤、黑的如斩不开的夜色罢了。
  一屋子人聊的热火朝天,气氛颇好,就连话和表情一样少的魏潜也都时不时的说上几句,只有崔凝一会儿挪一下屁.股,眼神不知道往哪里摆才合适。
  坐在那儿一直跟老学究似的崔况终于看不下去了,凑过来小声道,“二姐,椅子上有针啊?”
  崔凝瞪他,“聊你的,别管我!”
  这时屋里最耀眼的凌策总算注意到她了,也不避讳两人的婚约,问道,“二表妹?”
  崔凝正纠结,忽然被点到名字,也没仔细分辨他说的何意,开口便回道,“嗯,我就是二表妹。”
  这满屋子一静,每个人都在隐忍住大笑的冲动,他们都是极有教养的人,且刚刚到别人家里做客,不好太随便。
  崔净一见连那个不爱笑的魏潜都翘起嘴角,简直很想挖坑把自己埋了,亲妹子丢人跟自己丢人有什么区别啊!
  凌氏抿了抿唇,最终没有插嘴。
  凌策冲崔凝友好的笑笑,继续与凌氏话家常,并把家书和礼单都交给凌氏。
  崔凝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好像闹了笑话,不过这对她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以前闹的笑话比这多的去了,也没见少块肉!崔凝摆出一张严肃脸,学崔况端坐。可也只老实了一小会儿就又坐不住了,她自以为很隐蔽的挪了一下身子,忽然发觉有人看她,一抬眼便迎了上了符远的目光。
  符远正笑意盈盈的望着她。
  怎么办?越看越像二师兄……崔凝强忍着扑过去的冲动。
  “姑母,这次出来游学之前老师给我们三个都取了字。”凌策道。
  凌氏道,“是嘛,这可是喜事,快与姑母说说。”
  他们三人师出同门,老师乃是大唐有名的大儒,名叫徐洞达,出身山东士族,曾经是两代半的帝师,十五年前致仕在长安定居。虽然他作为帝师教的那两个皇帝一个赛一个的萌,但他也曾教授过当今圣上,只是没有名分罢了,当今对他老人家十分敬重。有了个身份,徐洞达简直是天下莘莘学子最向往的老师。
  天下才俊都争相拜名师,而这些大儒们也以收到出色的学生为豪,因此哪年都少不了一番争抢,徐洞达七十高龄,可是下手又快又准,两年功夫便先后把凌策、符远、魏潜三人划到自己跟前,并宣称这三人是关门弟子,此后再不教授学生。
  是人长着眼睛都看出这三人的不凡,徐洞达为自己一生画上了一个辉煌有力的结尾。他为人师的生涯也如一篇锦绣文章,凤头、猪肚、豹尾。
  “我的字是长信。”凌策的名字是一个“策”字,策,谋也,凌策人如其名,心中自有丘壑,因此徐洞达不强调让他出奇谋划锦策,而是期盼他谋中有信,不要走歪路,一生有信,做个坦荡荡的君子。
  凌氏道,“果真是好字。”
  “符兄字长庚,魏兄字长渊。”凌策道。
  鱼龙潜长渊,可见徐洞达对魏潜期望最高,凌氏学问不错,可想不明白符远的字有何深意,“为何偏偏符外侄取了长庚二字?”
  第六章 书
  凌策迟疑了一下,看向符远,似有什么难言之隐。
  符远倒是不在意,笑答道,“老师的好友智一大师曾言我是短命之相,老师便赠长庚二字,盼我长命百岁。”
  “大师可说了破解之法?”凌氏关心道。
  符远道,“大师说修身养性便可破此相。”
  凌氏点头,“这便好。”
  崔凝心下黯然,与二师兄这般相似,可不就是短命吗?
  常言道,美人多有相似之处。其实符远的五官与道明二师兄长得并不是很像,只是那种温文中隐含不羁的感觉很像。道明表面看上去是君子温如玉,可是崔凝最了解他,他骨子里一点都不温和。
  想到他临终前做的那些事、说的那些话,崔凝眼睛便是一酸。
  符远注意到她情绪的变化,心里有些奇怪,他当然不会以为人家是心疼他短命,只觉得小姑娘也太爱哭了点。
  又说了一会儿话,凌氏便安排他们休息去了。
  凌氏自然也看出崔凝今天情绪不大对头,却也没有急于数落,只令崔净好好陪着她,自己拉着凌茉回屋说话。
  姐弟三人往后院去,崔净还没有说什么,崔况便老气横秋的道,“二姐,你今日失态了。”
  “师太?”崔凝琢磨就算自己长大也只能是道姑。
  “妹妹!”崔净有些恼她,“八岁也不算小了,怎能……”
  “大姐。”崔况打断她,很是公允的道,“你也不如往日稳重。难道是因为他们三个生的好?”
  “瞎说什么!”崔净对弟弟妹妹束手无策,一个傻,一个却精的跟鬼似的。
  “唔。”崔况沉吟了一下,“大姐确实到了思春的年纪……罢了。我去找表哥他们。”
  崔净脸色唰的涨红,“你去干什么!不许去!”
  崔况歪着脑袋,包子脸上慎重又狐疑,“父亲不在家,我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去招待表哥和他朋友不应该吗?”
  崔净气结,很多六七岁的孩子连话都说不全乎,偏自己摊上这么个从娘胎里开始做学问的弟弟!
  崔凝听了这半晌,算是明白了大概,于是劝慰道,“我听一个老婆婆说男娃娃七岁是人嫌狗憎的年纪,大姐别跟他生气了。”
  “你说错了。”崔况郑重道,“我还有四个月才满七岁。”
  崔净心赞妹子总算说句靠谱的话了,便就敛了羞恼,赶走崔况,“去去去,快走!”
  待崔况负着小肉手迈着小方步离开,崔净才真正松了口气。
  姐妹两个一并往院子里去,小径上没有一个人,侍婢也都只远远跟着。
  崔净见私下无人,忍不住小声问崔凝,“你说他们三个,哪个长得最好?”
  “符远。”崔凝觉得这世上没有人比得上自家二师兄。
  “什么眼神呀!”崔净道。
  崔凝问道,“那你觉得谁长得好看?”
  崔净张嘴就想说凌策,但转念一想那将来是自己的妹夫,怕是不好多嘴评价,于是想了想道,“还是魏郎君生的最好。”
  她说的倒是公道话,魏潜是三个人里头五官生的最精致耐看的一个,个头也高,只是他的性子不如另外两个招人喜欢。
  “可我还是觉得符郎君好。”崔凝固执道。
  “怎不见你夸表哥?他可是你未来的夫君。”崔净掩嘴笑问。
  一提到这茬,崔凝顿时变成苦瓜脸,可真是无妄之灾啊!
  崔净心想妹妹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两人走了一段路,崔凝忽然道,“姐姐,我要去书楼。”
  她今日见了符远之后脑子里全是二师兄的笑脸,她想起这几日来曾偷偷想过一直留在崔府的念头就看不起自己,师父和其他师兄们都还生死未卜,她怎能贪恋这里的好?
  道门有渡劫之说,崔凝觉着,一切都是祖师爷给她的劫难。
  师门还时,崔凝每天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背诵典籍、听师父讲道、扫落叶、照顾药圃、听二师兄漫天的扯。那时候她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接受他们教给自己的东西,而现在,残酷的现实逼着她不得不动脑去思考下一步将要做什么。
  崔凝与崔净说了一声,转身便要走。
  崔净很是奇怪,最不爱看书的妹妹竟然一门心思往书楼里跑,好奇心驱使之下,她也跟了过去。
  崔氏不愧是门阀士族的领头,族学里书楼中藏书何止万卷,而这只不过是其中最大的一座而已,族里其他地方还有好几处大书房,另外每家每户也都有自己的书房。
  崔凝看的眼花缭乱。
  崔净道,“你要找什么书,与叔伯说吧。”
  崔凝顺着崔净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盘膝坐在蒲团上看书,有人进来也未抬眼瞧。
  崔凝犹豫了一下,走上前去依着凌氏教的礼节欠身行礼,“叔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