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综合其他 > 登堂入室 > 登堂入室 第259节
  宋积云转身,果然不再看白大人的尸体,奇道:“你能走得开?”
  “出了这么大的事,肯定有很多的流言蜚语。最好还是回京见皇上一面。”他说着,看了眼正大声吩咐属下去把项大人等请过来的王指挥使,压低了声音道,“这位是太后娘家人。”
  好吧!不到京城不知道当官的多。
  她抿着嘴笑了笑,正要说话,外面突然喧嚣起来,还夹杂着马匹的嘶鸣声和孩童的嚎哭声。
  像是有兵卒过来了。
  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并肩快步走了出去。
  就看见整个山脚都被吵醒,流民们纷纷钻出草棚子,或揉着惺忪的睡眼,或哄着哭泣的孩童,或茫然无措,俱望向一群鲜衣怒马的校尉朝议事厅奔驰过来。
  “允中!”骑在最前面的一老者翻身下马,“允中!你没事吧!我来迟了!”
  他眉目儒雅,满脸的愧疚。
  竟然是镜湖先生!
  他亲自过来了。
  他身后的人立刻跟着翻身下马,几步上前扶了镜湖先生,道:“您老人家慢点!”然后急急地对元允中道:“叔祖父意识到东征高丽的事是兵部危言耸听,有可能是为了杀良冒功就意识到你很危险,连夜让皇上下旨,召了密云卫的人,亲自带队赶了过来。允中,叔祖父可是为你操碎了心!”
  “外祖父!”元允中忙上前行礼,上下打量着镜湖先生,歉意地道,“都是孙儿任性,让外祖父这么大年纪了还为我拖累!”
  “好孩子,你没事就好!”镜湖先生说着,扶了元允中,关切地道,“我六百里加急地往这边赶,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到的时候你已经折回了石景山。这应该是两位指挥长的功劳吧?”
  他真情实意地说着,一抬头,看见好整以暇地站在元允中身后的宋积云。
  他不由得一惊,道:“你怎么在这里?”
  “镜湖先生!”宋积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笑盈盈地和他打着招呼,道,“您来得也不算晚。我的人当时正苦于无法脱身,正巧您领着密云卫的人去了,他们才能转而去追赶先一步赶往石景山的元大人,才会救了再次被兵部的人伏击的元大人。说起来,没有镜湖先生,我们当时险矣!”
  她说完,还朝着镜湖先生福了福。
  “是吗?”镜湖先生笑道,只是那笑容未达眼底,多少透着点冷淡和疏离。
  偏生向来信任外祖父的元允中半点都没有察觉,还满含爱意地看了宋积云一眼,激情地道:“这次多亏宋小姐相救了!”
  他把他是怎么遇险,宋积云又是怎么陪着他的事一一告诉了镜湖先生,还介绍扶着镜湖先生的中年男子:“这是表兄,姓王,单名一个孜,字立勤。如今在鸿胪寺当差。”
  王孜看了镜湖先生一眼,犹豫片刻,朝着宋积云点了点头。
  看来这是个知情人。
  宋积云微微地笑,称了他一声“王大人”。
  而王指挥使之前就听说过元允中为了娶个商人女做结发之妻,为此和家里闹翻了的事。他之前觉得元允中纯粹就是吃饱了撑着了。但当他知道来救他们的人是那个商人女时,他立刻对这件事有了改观不说,还觉得元允中做得对。
  他感觉到王家的人对宋积云都不太热情,想了想,决定还了宋积云这个人情,遂也跟着道:“老爷子,元大人说的不错。我们这次能脱险,还真是全靠宋小姐。”
  他啪啦啪啦地称赞起宋积云来。
  (本章完)
  第380章
  镜湖先生听着,温文尔雅的眉宇间隐隐浮现出些许的不耐烦。
  他的确失误了,他的确没有想到宋积云会不顾安危来救元允中,可他和很多久居上位的成功人士一样,就算心有所触,也不会轻易认输。
  等到王指挥使说得差不多了,他找了个机会,笑着打断了王指挥使的话,客气地称赞了宋积云几句:“难怪他那师兄江淳去梁县做了父母官之后夸奖宋小姐‘巾帼不让须眉’!”
  在场的大多数人听了这话都善意地望着元允中和宋积云呵呵地笑,觉得宋积云这是得到了镜湖先生的承认,他们苦尽甘来,鸳盟可期了。
  可元允中却皱了皱眉,隐隐觉得镜湖先生这样的反应不是他期待的。
  自己的外祖父对于宋积云的认可未免太草率、敷衍了。
  这不像外祖父平日的作派。
  他甚至有些不高兴地喊了声“外祖父”。
  只是还没有等他开口说话,王孜突然笑道:“允中,叔祖父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了,为了你连夜奔波百里,一夜未合眼不说,还想办法走自己的人情,在户部给你调了一百多石粮食,马上就到。虽说不多,却可以解你燃眉之急。而且叔祖父已手书你祖父,让你大堂兄景年明天一早就去户部。户部左侍郎是你大堂嫂叔父。有景年亲自出面,户部不会不给景年面子,肯定很快就下拨粮食。”
  镜湖先生轻轻地看了自己的这个堂侄一眼,眼底闪过满意之色,然后接了他的话道:“允中,现在粮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大的问题是怎么安置这些流民。自你跟我说你要出城抚民,我就一直在想这件事。”
  他说着,问元允中:“你手里有没有十三省的舆图?若是没有,阿孜,你给允中简略地画张十三省的舆图,我有个想法,得和你商量商量,看行不行?”
  宋积云没有吭声。
  这王孜和镜湖先生的配合打得可真好!
  不过,她要共度一生的是元允中。
  元允中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她想知道元允中会怎么做。
  而元允中果然没有让她失望。
  镜湖先生说到这里,他神色一正,不仅没有被外祖父和表兄的话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而影响,反而肃然地道:“外祖父,表兄,我小的时候,你们都告诉我,说公事是做不完的,家人才最重要。我们暂且先把公事放一边,说说宋小姐的事。”
  镜湖先生和王孜微愕。
  元允中道:“宋小姐与我无亲无故,明知石景山有多危险,她不仅想办法雇了一批人,而且还亲身涉险。一句轻飘飘的‘巾帼不让须眉’,不足以表达我对宋小姐的感激之情。您是我最亲近的人,表兄是我最尊重的人,宋小姐救了我,我希望你们也能和我一样,善待她!”
  镜湖先生和王孜瞠目结舌。
  元允中因为父母的缘故,从小就是人很别扭的孩子。不拘言笑却又能言善辩,冷漠倨傲却又持重守静。他因为这样的性格曾经被很多人误解,还因此引起争执。可他从来不曾解释,也不曾回应。
  没想到,他会为宋积云说话。
  而且还情绪外露得毫不掩饰。
  镜湖先生心情复杂。
  他倾其所有养大的孩子,想尽办法不能让他改变的性格,却被宋积云轻易就做到了。
  他应该庆幸还是失落?
  镜湖先生长叹了一口气。
  王孜却是眼睛一亮,高声道:“叔祖父,您看,运粮的骡队过来了。”
  众人齐齐朝他指的地方望去。
  只见朝霞映衬下,一列望不到头的骡队,拉着满是鼓囊囊麻袋的板车缓缓地走了过来。
  “有粮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
  山脚下沸腾起来,到处是此起彼伏的“元大人命人运了粮食来”,“有粮食了”,“不会饿肚子了”的欢呼声。
  元允中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镜湖先生如同想把刚才发生的事都揭过一般,笑道:“还好户部在约定的时候把粮食送过来了。”
  王孜也笑道:“允中,你带过来的官吏呢?赶紧让他们登记造册,也好把眼前的难关度过去。”
  元允中点头。
  车队渐行渐近,领头的车夫跳下骡车,朝着迎接他们的众人行礼,道:“大小姐,幸不辱命,小的们将您买的十二万零四十石粮食分粒不差的运了过来。”
  “啊!是宋小姐买的粮食啊!”
  众人神色各异地回头,有人还朝旁边让了让,露出之前跟随着他们过来的宋积云。
  宋积云神色从容地越过众人,和元允中并肩而立,微笑道:“戴师傅辛苦了。今天所有运粮的人都赏二两银子。”
  “多谢宋老板!”运粮的车夫和护卫都高兴地道,一声声的传了下去。
  欢呼声再次响起来。
  护送粮食的邵青和王华喜滋滋地跑了过来。
  跟着宋积云干活就是有钱赚。
  邵青甚至打趣道:“我应该也有吧?!虽说我如今在上十二卫任职,可我是跟大皇子批了假,此时算我休沐的。宋老板都出了这么多,就别小气这么点银子了!”
  王华也来凑趣,道:“我应该也有吧?!我虽然是王家的世仆,可公子把我送给了您,就是您府上的人了,戴师傅都有,我也应该……”
  “有吧”两个字在他的眼角扫过元允中身后神色莫名的镜湖先生和震惊到有些反应不过来的王孜时,被他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老,老太爷!”他磕磕巴巴地道着,神色间带着几分慌张地上前给两人行礼,“孜老爷!”
  王孜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镜湖先生没有理睬他,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半晌才望着陆陆续续到达,把议事厅门前的路堵了个水泄不通的骡车车队,喃喃地道:“这些,这些都是宋姑娘买的粮食?”
  “嗯!”不待别人开口,元允中已与有荣焉地道,“你们都不知道宋小姐有多聪明。她不仅救了我,还想办法从兵部眼皮子底下买了这么多的粮食过来。这真不是寻常女孩子,不,就是非常能干的男子,也未必能办得到。江师兄说她‘巾帼不让须眉’真的没有半点褒奖,她是真的很能干,很有主意,很坚强……”
  他有点停不下来的夸奖着宋积云,好像要把她的好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似的。
  镜湖先生听着,神情渐渐麻木。
  记错了度量衡单位,把宋小姐买的粮食数量改了改。
  (本章完)
  第381章
  宋积云看着,不由微微侧身,低头抿嘴笑了笑。
  事情做到这个程度就够了。
  镜湖先生毕竟用心养育大了元允中。
  她轻轻地咳了咳,打断了元允中的话,笑道:“你还是和镜湖先生商量商量白大人的事怎么办吧?这批流民怎么安置的确是个大难题,可当务之急,白大人的事更重要!”
  镜湖先生微愣,问元允中:“白大人怎么了?莫非你被人伏击与他有关系?”
  不亏是从政多年的老狐狸。
  宋积云暗道。
  王指挥使等人已一个个像鹌鹑般躲在了元允中身后,不想与白大人之死扯上什么关系。
  元允中叹气,道:“外祖父,您随我来!”
  镜湖先生神色微肃,顿时又变得儒雅持重,雍容优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