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寒门天骄(科举) > 寒门天骄(科举) 第180节
  萧景曜笑着摇头,和同样面带微笑的顾希夷对视一眼,悠悠道:“这么好的记性,不念书可惜了。正好小汤包也四岁了,可以开蒙,学一些蒙学书,背一背诗词文章也不错。”
  顾希夷觉得小汤包这性子确实有些跳脱,念念书磨一磨他的性子也不错,当即点头道:“都听夫君的,可否要给他请位西席先生?”
  萧景曜摇头,“才四岁的孩子,把他拘在家里念书倒是不美。我每天晚上教一教他便行,不求让他立马学成儒生,只要他能懂点道理就行。等他再大一些,便让他同闵州其他官员的子弟一起进官学念书。”
  萧景曜既然打算在闵州干满两个任期,自然不可能将小汤包藏起来不让他出门交际。那会让小孩子没朋友的!
  小汤包这么个外向开朗的性格,把他关在家里才是磨灭他的天性。
  萧景曜是亲爹,怎么可能对小汤包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
  去年也是考虑到小汤包年纪小,去别人家怕被人冲撞了。丁点大的孩子,玩起来都没个轻重。现在又大了一岁,自然也该让小汤包结交一些小伙伴。
  萧顾两家都没什么亲人,能扯上亲戚关系的也不在京城,以至于小汤包现在只和顾家的几个表兄妹熟络一点。还有胡阁老、李首辅、公孙瑾家的后辈,也算是有些往来,就是小汤包出门的次数并不多,碍于他们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年纪,以及小孩子忘性大的特点,小汤包这次回京,他们都不大记得小汤包了,好不容易熟络起来,小汤包又被萧景曜带去了闵州,怕是明年回京时,又得重新和小伙伴们联络感情。
  京城是京城,接下来五年,小汤包大多时间都要待在闵州,当然不能缺朋友。
  顾希夷算了算时间,又是一笑,“若是念书,日后回了京城,去国子监为好。那里授课的夫子,都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学问肯定没得说。”
  顾希夷对小汤包没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期盼。毕竟崽崽他爹太给力了,小汤包真要超过他爹,难度系数超级加倍,做什么这么为难自己?
  顾希夷就想小汤包像现在这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日后不管官大官小,都能过得这般快活。这样过一辈子,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顾希夷太知道想要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有多辛苦了。
  顾家成功吗?顾明晟都快功高盖主了,当然成功。顾家男儿拿命换的。
  萧景曜成功吗?大齐的传奇状元,没有感情的刷新官场最年轻大官记录的机器,当然成功。但嫁给萧景曜后,顾希夷才知道萧景曜万丈光芒之下的疲倦。
  朝中有什么事,永嘉帝定然会把萧景曜抓去干活。萧景曜看似举重若轻,什么事到了他手里就能被拆分成一个个的小任务,再分别派发下去,责任到个人,一起将这事儿给办成。但那一个个的小任务,也是萧景曜无数个挑灯沉思的夜晚换来的。
  顾萧两家已经足够富贵,顾希夷并没有什么鸡娃的意识,更注重小汤包是否快乐。只要孩子品行好,没什么大出息又怎么样呢?
  萧景曜点头赞成顾希夷的看法。他这么辛辛苦苦地念书考科举,在官场上和人斗智斗勇,爬上高位,不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吗?
  小汤包现在立志想要吃遍大齐,换做一般的父母早就斥责孩子志向不够远大,给他们丢人。萧景曜却觉得这样挺好,这么小的孩子能确定自己志向,已经很不容易了,做什么要求那么高?
  再说了,小汤包是个好奇心特别重的宝宝,什么新鲜事物都想尝试一下。对念书也有着澎湃的热情,现在都反过来催萧景曜了,“爹爹,要念书,认字!”
  这些研究员们说的一些美食,他还有些字不会写!
  研究员们当然是争着抢着教小汤包新的字,随手捡根树枝在地上一划拉就能进行教学。
  萧景曜看着这小家伙被大家众星拱月的样子,又忍不住失笑,只觉得一路上多出了无数乐趣。
  到闵州后,萧景曜让人在总督府附近置了一间大院子,用来给研究员们安置和做研究。
  一切事宜都安排妥当后,萧景曜想到当年他还在念书之时,尹县令将他带在身边教导,带着他去往田间地头,和老农闲谈,看孩童劳作,知晓稼穑之艰,懂得民生疾苦。
  这么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必须给小汤包也安排上!
  小汤包是个闲不住的性子,知道要出门就开心得不行,乖乖地给萧景曜捏肩捶背,就等着萧景曜带他出去玩。
  萧景曜说干就干,现在已经过了春耕时节,农户们也没有春耕时那么忙,萧景曜正好带着小汤包去各个县下的村庄走一走。
  小汤包还是第一次见到村里的小朋友,穿着打扮和他往常见到的小朋友完全不一样。衣裳都是粗布麻衣,看着就不够柔软,也没有精致的绣花,脸色也没那么白嫩,见了萧景曜一行人,都面露敬畏之色,看到白嫩可爱的小汤包,不自觉地露出了羡慕之色。
  小汤包没有什么阶级意识,看到有孩子身边跟着一条大黄狗,眼睛就亮了起来,“这是你家的狗吗?好威风!”
  想摸!
  提到大黄狗,对方的胆子也大了起来,用力点头,“大黄还会帮我爹猎兔子,可厉害了!”
  小汤包“哇塞”一声,眼睛晶晶亮,噔噔噔就凑了过去同这帮孩子说起话来。
  萧景曜见已经有护卫跟了上去,放下心来,又问里正以及村里的耆老,“去年收成如何?今年种了多少亩地,能让一家老小吃饱吗?”
  里正最是能说会道,抢着答了,萧景曜一看周围人的脸色,也知道他们去年的收成确实不错,基本没有饿肚子。还有福安港口带来的促进经济的优势,去年应当是他们过的最肥的一个年。
  萧景曜便顺势笑道:“村里的社学办得如何?有了余钱,也该让孩子们去念书,不说科举当官,多识几个字也是好的。”
  大齐太祖是苦出身,打下江山后,有感于自己当年生活的艰难,念书无门的遗憾,太祖便让大齐各地建社学,各地纷纷响应,多的地方,一个县就能有几十处社学,差不多达到一村一个社学,多为村里祠堂屋子,或是族里富贵之家出银子修的新社学。像萧景曜考中进士后,回乡祭祖时,除了给族里捐了良田,还专款专用,拿了银子,指明说是给村里建个新社学的,修得更大些,多买些桌子,不论男女,都去听一听,识得几个字才好。给族里捐的良田的收益,就用来资助族中孩子念书,这样家族才会一代代兴旺下去。
  社学,就是大齐最基层的教育机构。里面的夫子并不像私塾先生那样,严格教四书五经,而是给孩子们启蒙,等他们大了,再给他们讲《大齐律》。
  不过等到太祖去世,各地对社学又没那么尽心。毕竟念书也花时间,既然用不着去考科举,都是在地里刨食的,还不如在家多干点活呢。
  另外,社学的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有的地方并不能凑出这笔银子,或者成了族老们的敛财方式,许多地方的社学便慢慢被废弃,只剩个名头。
  江南富庶之地还好,文风兴盛,重视教育,田间地头的小孩儿也能进社学识得几个字。至于其他地方的孩子,端看族中有没有出息人物,族老们是否看得长远,一心为族里打算。
  面前这位里正肯定是在社学上花了心思的。一听萧景曜这话就笑了,“大人英明,我们年后正好将社学修缮了一番,现在能容更多孩子进去上学。”
  只不过社学也有休沐,今天正好是休沐日。不然的话,小汤包只能去社学里头看小朋友了。
  萧景曜也来了兴致,示意里正带路,自己也去看看这个修缮了的社学。
  简单的土坯房,算不上多么气派,但占地足够大,里头的桌椅也摆得整整齐齐。萧景曜一看屋子上头摆的都是齐齐整整的瓦片,就知道这个村的村民确实注重社学。
  不然,那里会给社学用上瓦片?
  村里还有一堆茅草屋顶呢。
  小汤包不知道什么时候噔噔噔地跑了过来,那条有他半个身子高的大黄狗摇着尾巴欢快地跟在小汤包身边。小汤包时不时就能快快乐乐地撸一撸狗头,心里的小人已经开心到不断打滚。
  在听到萧景曜说这是社学,孩子们念书的地方,小汤包顿时仰着头,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萧景曜,奶声奶气道:“爹爹,教书!爹爹是传奇状元,给小朋友们沾沾文气!”
  沾文气的说法,还是小汤包从研究员们那里听来的。那帮研究员都抢着抱他,说他肯定沾染了许多他爹的文气才会生得这么机灵。他们抱了小汤包,就等于自己也沾到了萧景曜的文气。
  里正一听小汤包这话,眼睛比小汤包还亮,心里都快敲锣打鼓庆祝起来了,果然是传奇状元家的孩子,这小孩儿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聪明劲儿!
  在大齐,谁还没听过萧景曜的光荣事迹啊?萧景曜连中六元的事儿,说书先生都不知道讲了多少回了,回回都听客云集,大家都百听不腻,有时候还会特地让说书先生说一说传奇状元的故事。
  有孩子的人家,谁不把萧景曜的故事当成做梦素材,盼天盼地盼着儿子也能像萧景曜一样,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拿下六元,平步青云,成为天子宠臣呢?
  这种爽文剧本,他们也很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
  现实里不行,他们做梦梦一梦总没人管吧?
  华夏人对学习是刻在骨子里的看重。里正先前见了萧景曜都激动不已,觉得指不定文曲星的文气就能让他们村蹭一蹭了。结果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要是萧总督愿意给孩子们上一课,别说村里的小孩子了,就是那些年轻人,也都赶紧给他滚来听课。尤其是那几个决心念书走科举路的,不蹭一蹭这份文气,能后悔一辈子!
  小汤包提了这个要求,萧景曜自然没有不应的。左右不过是给小屁孩儿们上一节课而已,萧景曜也是有任课经验的。
  里正简直恨不得抱着小汤包在宫中转几圈。这孩子可真贴心!
  赶紧把人召集过来,认认真真听课!
  小汤包拍着胸脯对几个孩子炫耀,“我爹讲课讲得可好了,还给太子殿下讲过课,太子殿下特别喜欢!”
  天啦,那可是太子殿下啊!对村民们来说,这都是天上的人物,更加增添了萧景曜身上的传奇色彩。只觉得要是没听到萧景曜这堂课,就是巨亏!
  小孩子们脑子里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有的还嫌念书太累闹着不去社学呢。小小年纪就成为厌学儿童,完全不知道自己错过的是什么。
  小汤包这么一炫耀,所有孩子的积极性瞬间就上来了。教过皇太子的传奇状元,错过这堂课他们能后悔一辈子!
  已经到了社学门口的小孩子露出了一个得意的微笑,甚至想立马跑进去占一个最好的位置。
  萧景曜积威日重,虽然脸上还带着笑,小孩子们是直觉动物,都感受到萧景曜不是个好惹的人,必须得好好听课,不然这位总督大人可能会给他们吓人的惩罚。
  再一看,他们的爹娘祖父祖母们正神情兴奋地站在不远处,就等着看他们好好学习。众多孩子心里突然生出一个不大美妙的念头——他们可能真的要被揍了!
  小孩子最会看人眼色,村民们如此重视,小孩子们自然也跟着重视起来,一个个儿坐在位置上大气都不敢出,将背挺得直直的,动都不敢动,眼神灼灼地看着萧景曜,不知道他会给他们上什么课。
  这可是给太子殿下讲过学的传奇状元。现在来给他们上课,四舍五入一下,就相当于他们享受了一回太子殿下的待遇没错了!
  小汤包说得对!
  萧景曜一开始没有准备,冷不丁被小汤包拱上社学的讲台,也不能像先前教导皇太子一般,让人找了教具过来后再开始上新学课。
  看着下面一双双或期待过忐忑的眼神,萧景曜微微一笑,“那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哇哦,他们最喜欢讲故事了!只可惜社学先生很少给他们讲故事,只会用削得光滑的,长长的竹条来抽他们的手掌心。
  萧景曜给大家讲的是孔子扛城门的故事,一张嘴就将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都吸引走了,萧景曜的语气抑扬顿挫,一件小事情随着他的讲解而变得波澜起伏,小朋友们的表情都随着萧景曜讲的故事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里正和村民们几乎将社学给围满了,在外头也听得入迷了。这个孔圣人,好像和社学先生嘴里的孔圣人不大一样。更加有活人气息了呢。
  怪不得是传奇状元呢,看看那帮调皮捣蛋的臭小子们,听得多认真!一点都不像先前那样,念个书还三心二意的。
  还真别说,人家状元郎就是不一样,说的都是大实话,他们这帮大老粗也能听得懂。没有满嘴的“之乎者也”,让大家昏昏欲睡。
  萧景曜还穿插了《两小儿辩日》的内容,让小孩子们自己思考,他们要是碰上了孔圣人,会怎么说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远?
  小朋友们瞬间就来了兴趣,七嘴八舌说了起来,胆子比方才大多了,都觉得自己是比孔圣人还要聪明的崽崽!
  萧景曜甚至还让他们开了个辩论会,双方互不相让,唾沫横飞地争论起来。小孩子们不会引经据典,但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世界的探索精神。这么小的村子,还真有不少小孩儿观察过太阳各种时候的大小。有人竟然还自发站出来说要作画,他把太阳各个时辰的大小都给记下来了,必然会是他们这方赢!
  社学里面的孩子们吵得不可开交,在外头站着的成年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开始争论起来。原本还是压低了嗓子讨论,到后来也被小孩子们的情绪所感染,上头了,不知什么分成了两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里正严厉的目光中,他们不敢大声争吵,免得影响到了萧景曜上课,惹得萧景曜不快。但既然都上头了,哪还有那么多的理智,双方都快变成乌鸡眼了,就等着萧景曜揭开谜题。
  他们必不可能错!还有谁比庄户人家对天上的太阳和云朵更熟悉的?他们可是靠天吃饭的,怎么可能不会看老天爷的脸色?
  社学中的孩子们辩论了一轮又一轮,终于将所有的话都说完了,再也想不出别的理由,也都眼巴巴地等着萧景曜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
  萧景曜微微一笑,点了小汤包的名字,“萧秉文,你来说说,到底是日出时太阳离人近,还是日中时太阳离人近?”
  小汤包还是第一次被萧景曜叫全名,仪式感瞬间就上来了,站起来自信满满地开口道:“我知道,不管什么时候,太阳离地球都是一样近。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个球体,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其他人瞬间震惊不已!什么,他们吵了这么久,结果没有一方是对的?
  那不是吵了个寂寞。
  刚刚吵得太过真情实感,别说社学里头的小孩子了,就连外头的村民们都大惊失色,等着萧景曜继续解释。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这个球还会绕着太阳转?这可真是闻所未闻的稀奇事啊!
  萧景曜微微一笑,夸了小汤包几句,示意小汤包坐下来。自己则用黄土块随手在一块木板上画出了太阳和地球,耐心地为大家讲解这些知识来。
  小孩子们正是探索欲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对浩涵神奇的宇宙完全没有抵抗力,萧景曜的语言又风趣幽默,小孩子们都听住了,有人很是失落,“可惜这些东西,社学先生也不会,更加不会对我们讲。”
  站在人群中来蹭课的社学先生涨得满面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反驳的字来。这些东西,他是真的不会!
  萧景曜语气温和,“这些内容,新学都有。数学物理,天文地理,还有神奇的小实验,新学都会教。日后你们考科举,也有新学科。这次我也从京城的研究院带了一些新学学得最好的研究员过来。只要你们学习足够努力,我可以安排他们来给你们上神奇的新学课。”
  村里的小孩子们大多不走科举路,只知道科举特别费钱,考的都是四书五经,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几本书,听着不多,但就是一年又一年都考不中,太难了。自然更不知道现在朝廷的科举还多了一门新学科,可以选择的路又多了一条。
  现在听了萧景曜这节课,小孩子们对新学的兴趣达到了顶点,谁不想探索宇宙的奥秘呢?新学可以诶,太厉害了!
  萧景曜顺利地在小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想要学新学的种子。
  变革是在各个地方。教育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萧景曜既然当了这个闵州总督,还是希望能在闵州的地界上培养出更多的数理化人才来。
  现在福安港口建起来了,官府有钱,萧景曜打算从中取出一部分银子用在给闵州孩子的教育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尤其是在这个士农工商阶级分明的时代,读书人就是人上人,念了书的孩子就是能有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