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34节
  媚娘批完方才的奏疏,已然搁下朱笔走过来。
  正好见姜沃对着杯盏笑,不由也笑了。
  姜沃抬头给媚娘也倒上一杯,两人就在窗前榻上对坐。
  恍如十数年前。
  只是说的话题不同。
  这小十日,是媚娘第一次独自会见诸朝臣。
  这些日子下来,朝中三省六部九寺的重臣基本都打过了一遍交道。
  媚娘此时就与姜沃闲话笑道:“王尚书确如你所说,是个妙人。”
  听媚娘提起王神玉,姜沃倒想起了王神玉对皇后的一句‘表态’。
  且说,朝臣们对于‘禀事于后决断’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态度——媚娘也好,姜沃也好,都未特意去打听。
  一来,能位列宰相尚书位的都是老狐狸,很难挖出他们真正在想什么,只能问迹不问心。二来,旁人的评价也难动摇左右媚娘的行事。
  但王神玉又不同了。
  媚娘听闻王神玉对自己这位‘代政’皇后,有过一言感慨,也不由好奇。
  姜沃便将王神玉的话说与媚娘。那日,王神玉第一回 单独向皇后回过吏部事,回来就感慨了一句——
  “后乃沉潜刚克之人。”
  姜沃听后,觉得很精准。
  如今的媚娘,比起当日在帷帐后走出,痛斥褚遂良的她,更加深藏沉敛,内蕴刚强。
  媚娘也是一笑。
  *
  喝过枸杞茶闲谈片刻后,两人说起正事。
  媚娘语气似笑非笑:“我才代陛下理政没几日,就有人迫不及待要跳上我的船来了。”
  姜沃都不用猜,直接问道:“许敬宗、李义府?”
  见媚娘点头,姜沃客观分析道:“不,姐姐,他们应当不是急着跳上你的船——这两位本来就自觉有大功于姐姐,只怕他们认定自己原就是你船上的人。”
  媚娘与姜沃说话,就不必什么都在心里过一遍。甚至有时候都懒得细想,直接随口问道:“大功?他们对我有什么大功?”
  姜沃在心里替两位拘一把同情泪(其实也没泪),合着媚娘根本没记住。
  她提醒道:“许李两位是最先提出改立弘儿为太子的。”
  媚娘想起来了,语气懒洋洋道:“那不过是顺陛下圣意罢了。”
  姜沃笑眯眯:“但他们两人可不觉得。”
  在许、李二人眼里,改立太子固然是顺应圣意,但对皇后,确实一件大大有益的正事。
  唯有自己儿子做了太子,她这个皇后才能彻底安稳不是?
  因而,他们两人当然自觉是‘有大功’于皇后和东宫的。
  此番‘后代为理政’,自然该是他们继续靠拢皇后,愈加出头的时候。
  *
  因殿内炭火烧的旺,说了一番话,难免觉得有些干燥。媚娘觉得唇上发紧,就拉开炕桌下的小屉,摸出一只嵌着明珠的小银盒来。
  里面是色做海棠轻红的口脂。
  因之前姜沃提醒过她,若是双手之前碰触过旁的东西,便不要直接用手指涂抹口脂,免得病从口入。
  媚娘就让将作监给她做了这种小银盒,里面附带一个凹槽,放着一枚细细的小玉勺,专用来涂抹口脂,每日还会用一小杯酒水泡一下。
  媚娘拈起玉勺,看了看姜沃,就先对她招手:“过来些。”
  姜沃倾身伏案,
  媚娘替她涂了一些口脂,又问道:“年节下,五品以上官员,不是都受赐口脂吗?怎么也不涂?”
  长安城的冬日,实在干燥。
  腊月与正月节庆,皇帝都会赐官员口脂、面脂等物。[1]
  姜沃抿了抿唇,化开唇上带一点蜂蜜和花香味道的口脂:“总是忘记。”
  媚娘无奈摇头。除了皇帝赏与朝臣的,媚娘凡有了好用的口脂面脂沐膏,都不忘给她留一份,她自己总是忘了也无法。
  待媚娘也润过唇后,姜沃才问道:“那姐姐是准备用一用许李两人了?”
  媚娘点头:“算来,距离‘吏部资考授官’事,也过去三年了。也该再给世家放放血了,免得好了伤疤忘了疼。”
  俗话说得好,三天不打还上房揭瓦呢,何况三年过去了。
  虽说从去岁开始,吏部已经着手开始推‘守选制’,让荫封子弟都多在家里蹲两年。
  但此举,对世家的影响,倒不如对勋贵人家大——世家到底还是有底蕴,真开始督促子弟贡举入仕以及考试授官,进步可比勋贵人家快。
  媚娘便觉得,是时候,再专门动一动这些阀阅世家了。
  “前两年,那本风靡坊中的《权相夺亲外传》,我还未忘呢。”媚娘凤目微扬。
  当时说归说笑归笑,但此书对姜沃的警告,媚娘岂能看不出。
  世家依旧是觉得,皇权相权是一时的,数百年的世家才是绵延不绝的。因而特意警告‘权相’,此时闹得欢,小心将来身败名裂,子孙受难!
  这是警告‘权相’,又何尝不是在挑衅权相背后的皇权。
  媚娘在记仇方面,跟皇帝绝对是天造地设的夫妻。
  “昨日,我已经特意单独召见了许敬宗和李义府,示意他们各自去想个法子,好生压一压朝野间门五姓七望阀阅门第之望。”
  在媚娘看来,许李二人光态度上表露出投靠之意,言辞奉承恭敬没用。
  得本人有用处才行。
  姜沃闻言点头,对媚娘道:“姐姐,那要我帮着敲敲边鼓吗?”
  媚娘看了她片刻,忽然深深叹口气:“这些年了……为何唯有这件事,我总与你说不通呢——不要做挡在皇帝前面的臣子。”
  “我今日特意把你叫来,正是要嘱咐你,不管他们二人这回闹出什么动静来,你完全不要身涉其中,听到没有?”
  “之前‘裁入流官’和‘资考事’,你已然走过刀锋了,这次你就好好待着看热闹,不许出声。”
  见姜沃乖乖点头,媚娘却还不放心。
  再次与她细细道:“当年吏部改选事,是不得不你去做,因你全无私心,会秉公选官——换了许李二人,这种资考选官只怕要被他们弄得乌烟瘴气。”
  “尤其是李义府。”媚娘蹙眉:“就在前日,大理寺狄怀英来禀过我,道李义府竟然在私下卖官。”
  现在每年的‘入流官’全部由吏部考试授予,李义府就别出心裁,开始卖胥吏等杂色官。
  因他是四品中书侍郎,又与许敬宗走的很近,一般署衙朝臣都不愿得罪他。
  他‘推荐’来的胥吏,能收也就收了,横竖也不是正经官,不好用也不差这一个闲人。
  姜沃闻言感叹道:“李侍郎这是生财有道啊。”
  媚娘轻声冷笑了下。
  “是,歪脑筋倒是灵活,只盼着他在世家事上,也有些别出心裁的主意才好——若是这件事办的漂亮,卖官事说不得还能给他减一等罪名。”
  姜沃便知:媚娘是准备把许李二人,尤其是李义府,当成黑手套用了。
  不,或许许敬宗能算一把长期使用的黑刀。
  李义府才是黑手套,正好干完活弄脏了(也是这手套本来就不干净)就正好扔了。
  **
  门下省署衙。
  许敬宗和李义府正在反复推敲皇后的话。
  生怕理解有误。
  讨论完毕,许敬宗还随口安慰了一句李义府:“如今陛下委以后政事,念在当日请立东宫的份上,你的官位大概可以动一动了。”
  许敬宗已经拜相,官职上实则到头。
  他愿意主动投靠皇后,也愿意接下皇后这个‘打压世家’的交待,除了他自己没有家世靠山,想要更好的保住当前官位荣耀外——
  还主打一个情绪因素:之前裁‘入流官’事,许多世家朝臣,既不敢明着怼皇帝,也不去怼拟诏中书令,反而抓着他这个审核诏令的门下省侍中,狠命一顿怼。
  这个仇怨,许敬宗记到现在!
  与许敬宗是寻靠山不同,李义府则是升官之心狂热炙盛。
  他如今是中书省的四品侍郎——旁人看他官位已然不低。
  但是他觉得自己该更进一步才是!
  他可是首倡改立太子的人啊,怎么这几年过去,皇帝完全没有再升他的官位,也没重用他?!
  最惨的是,他虽然在中书省做侍郎,但两位顶头上司,杜中书令和王中书令都不大看重他,常让他坐冷板凳。
  尤其是王相。
  王相原本是吏部尚书,就是那位姜侍郎的上峰!
  因姜沃已经位列同中书省门下三品,每回中书省的议事她也可参与。
  李义府就眼睁睁看着,王相对姜侍郎,可比对自己和气亲厚多了,有时候甚至直接越过他,反而教着姜侍郎起草诏令。
  好似她才是这中书省的侍郎,自己倒是个外人。
  简直给李义府气完了。
  而每每看到姜侍郎一身紫袍,他就抓心挠肝似的。
  既然姜侍郎是因为吏部资考事,做了半步宰辅。
  那他也要做一件大事!
  **
  姜沃很快听说了李义府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