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网游竞技 > 大明第一臣 > 第七百七十七章 贫家子的胜利
  面对蔡本的提问,张庶宁突然觉得很好笑。
  “蔡先生,我依旧尊称你先生。可事到如今,你还以为是仗势欺人,又或者想拿你怎么样?你就没有觉得,自己哪里错了?”
  “错?”蔡本突然勃然大怒,“我错在识人不明,错在收了个白眼狼!你悖逆恩师,今后的大明,断然不会有你的生路,你,你完了!”
  听到这话,张庶宁简直哭笑不得,如果说此前还有最后的那点念想,也荡然无存了。
  “蔡先生,我是复旦学生的生员,今后大概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会好好教我的学生,教他们什么是是非对错,教他们该站在哪一边说话。我会期望他们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材,华夏脊梁。但我绝对不要要求他们,对我感恩戴德,唯命是从。我也不会想着,聚集一帮人,听从自己的安排,呼风唤雨,如何如何……总之,先生教我的治学方法,我会记在心里,发扬光大。至于先生的为人,我以为,先生应该好自为之。”
  说完之后,张庶宁起身离去。
  只留下蔡本,在这里气得脸色铁青……他并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聪明,甚至连张希孟讲的那些东西,他都领悟很深。
  不然也不会在复旦学堂,风生水起。
  但是在蔡本看来,张希孟所讲的东西,大约就和孔夫子一样,可以写在纸上,挂在嘴上,惟独不能放在心里,不能当真。
  在孔孟之道以下,士大夫执掌大权,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但根子上,还是差不多的。
  复旦学堂,济民学堂,每年招收两三千人,这些人扣除一些特殊的行业,会参加科举,并且成为官吏的,大约有一千人出头。
  这一千人,可远比大宋四年一次的科举,来得多多了。
  也就是说,大明的立国根基,还是比大宋强很多的。
  但也仅此而已,别再往前折腾了。
  每年的教育支出,先把大头落几个大的学堂上面,然后再把大部分放在传统的教育强省,文脉汇聚的地方。
  诸如江西这一片,还有江南,另外由于复旦学堂的原因,山东也要多分点。
  大约八成的经费,就落到这些地方,剩下的北平,山西,湖广,巴蜀,能分到多少,就算他们的运气。
  至于广西、云南、甘肃、陕西,这些地方,根本不在考虑的范畴。
  不得不说,蔡本还真就是个天才,他对经费的划分,未来的规划,简直就是历史上大明科举人才的分布图。
  大明前期,以江西等地为主,几乎占据朝堂半壁。后来随着江南财力增加,苏松常镇,浙江等地,后来居上,诸如东林党,浙党,他们把持了朝堂,左右江山社稷。
  其余福建、山西等地,也就打打酱油,其他地方连打酱油的资格都没有。
  有人或许要问了,这种事情,也能掌控吗?
  难道不是异想天开吗?
  还真不是。
  这也不只是蔡本这么说,抱有类似看法的人,多着呢!
  他们的手段也不复杂,首先就是预算投入。
  把大多数的钱财,集中在这些地方。
  教书育人,本质是就是花钱。
  养最好的老师,可不比养士便宜!
  钱有了,人就有了。
  随后在教学安排,考试设计上,稍微动点心思,就能让自己希望的人,进入学堂,占有主要的名额。
  然后再大力宣传,说些什么很玄幻的,家学渊源啊,文脉汇集啊,文曲星下凡,老天庇佑……到此为止,这事情的九成,就已经办妥了。
  要说和历史上,有多少区别吗?
  还是有的,毕竟张希孟的主张,还是比孔夫子入世踏实的。
  学堂录取的人也更多,涵盖的范围,还是能更广一些,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想要有什么脱胎换骨的改变,基本上是做梦了。
  这也是孙炎操持教育改革,以经费分配作为最主要内容的原因。
  人和人的差别,真的不大。
  尤其是同为汉人,农耕民族,同样注重教育。
  千百年的传承,出现天才的概率,几乎是一样的。
  不同的不过是享受教育资源的多寡罢了。
  当然了,教育也是个很神奇的事情,总体来说,是符合投入产出比的,但是像此前老朱对皇子那样,安排最好的翰林官,小心教导,还真不一定教出什么好东西来!
  也正是如此,相对平均分配教育资源,才有价值。
  绝对的公平,谁也做不到。更何况还有因材施教的说法。
  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总要设一个中学吧!
  中学的老师,总要是个明白人吧!
  有什么问题,能给解答,就算做不到有求必应,无所不知,但也能适当引导学生,把他们带上正路,协助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
  这也就是了。
  如果连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也就不要怪雷霆之怒了。
  很有趣的一件事,经过了一番彻查之后,蔡本的情况确实查清楚了。
  他有偏袒学生的问题,也有怂恿增加考试,阻挡夏河寨学生的情况……但事情到这里,并不是说,他就收了谁的钱,遵照谁的意思,办的这事。
  他纯粹是出于自己的偏见,还有更多乱七八糟的考虑,才这么干的。
  这事情就好玩了,该怎么办他?
  是按照国法处置?
  貌似大明现在的法条,并不支持……当然了,可以上书老朱,相信老朱很愿意落下屠刀,砍了蔡本的脑袋,或者把他做成人皮枕头,悬挂在学堂外围。
  但是这事情到了中书省,孙炎思量再三,又请教了徐达,还有刑部官吏。
  最后孙炎觉得还是不要杀人,毕竟这么干,会弄得人心惶惶。虽然很可恶,但是法令这个东西,只能保证最低限度。
  一个处处遵守法令的人,或许是个该千刀万剐的人渣!
  到底要怎么办?
  孙炎和教化部商议,以严重损害师德的名义,剥夺了蔡本的教师资格,又拿走了他的所有薪俸。
  除此之外,发配辽东,降为蒙学老师,不出意外,这位的后半生,只能看熊瞎子呲牙了。
  再有,孙炎要求,将这一次的事情,刊登出来,明发天下。并且颁布新的考试办法,要求由教化部负责,各个学堂的权柄,直接被拿掉了。
  随后还有一样,就是针对所有老师,进行培训考核,要坚决消除有才无德的情况!
  一道道命令下来,一层层落到了老师身上。
  坦白讲,别说大明了,就算往前追溯,一直到三代之治,没有这么针对老师的。
  法令严格,约束相当多。
  甚至还有御史官吏,会下到各地,暗中查访,如果发现有有损师德的情况,要加倍严惩!
  其实有关师德的问题,张希孟在济民学堂就讲过了。
  但是真正落实,却还要到今天。
  借助孙炎的手,才能顺利实现。
  这事情说起来,也是张希孟地位太高所致。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讽刺。
  张希孟讲了,听的人自然不少,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觉得张相公不会以大欺小,他的话,就类似父母师长的谆谆告诫。
  听话的孩子自然听,不听话的,也就那么回事。
  但是到了孙炎这里,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可不跟你们扯这些,他是真的会按照法令来办案的。
  惹了他,是会发配,掉脑袋的。
  朝廷的风向迅速改变,最为兴奋的,还是那些夏河寨的学生,他们在复旦学堂,足足耽搁了一个月的时间。
  别人已经入学了,他们还没能进去。
  就这样被扔在学堂的外面,不上不下,不进不退……对这些刚刚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着实是一种折磨。
  有人甚至偷偷抹眼泪,嚷嚷着回家,这个学太难上了,我们回去,不跟他们抢了。
  不过所幸有张庶宁在,他安抚大家伙,未免被甩得更远,张庶宁领着他们,自学读书,每天早期晚睡,虽然不如前几个月的苦读,但依旧很辛苦。
  学生们倒是甘之如饴,他们只是唯恐自己,没有机会进入学堂。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过去。
  终于有一天,复旦学堂方面,派出了副山长,告诉他们,可以正式入学了,没有加试,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
  在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考中的十八名学生,还有那些同来的学生,他们一起嚎啕大哭,泪如雨下。
  所有的委屈,卑怯,惶恐,全都化作泪水,奔涌而出。
  他们太不容易了,想要上个学,真是太难了。
  很凑巧,张庶宁回来,他刚进院子,几个小子,就扑上来,抓着张庶宁,把他高高扔上天空,随即接住,又再抛上去!
  “先生,我们能入学了!”
  “先生,我们赢了!”
  张庶宁在短暂迟疑之后,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一会儿,他才顺利落到了地上,看着一双双炽热的目光,张庶宁心中的火焰,也在燃烧,他兴奋地涨红脸。
  “你们选吧,最好的酒楼,最好的菜肴,想吃什么,就跟我说,我请客!”
  这帮小子听到这里,都是微微一怔。
  “先生,你有钱吗?咱们随便找个面馆,吃点热汤面就行。”还有人心疼张庶宁。
  张庶宁还真想了想,他有钱吗?
  应该有的,毕竟他从生下来就有百户的俸禄,只不过这笔钱是老娘管着的,他还有华夏书坊的大半股份,但经营如何,他已经很久不过问了,也不知道有没有钱!
  不过没关系,他手上还有一套教材!
  就是教导夏河寨学生的应试秘籍!
  “走!先跟我找一家书坊,把咱们的书卖了!然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张庶宁转身进屋,等他出来,怀里抱着一套书稿。一群笑逐颜开的年轻学生,簇拥过来,他们气势汹汹,简直比打了胜仗的蓝玉,还要威风八面,毕竟他们确实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