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网游竞技 > 大明第一臣 > 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国
  “咱现在想问大家伙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发展工商,这条路能给大明带来什么好处?”朱元璋插着手,皱着眉头问道。
  众人微微发怔,什么意思?我们讨论了这么久,陛下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不知道?
  不会吧!
  就在大家伙陷入震惊的时候,朱标突然道:“回父皇的话,不走工商的路子,依旧是男耕女织,手工作坊,不过是把生丝织成丝绸,能增加些收入,贴补家用罢了。可如果能使用机器,一台织机,顶得上六十四台,数十倍增加,从一个作坊,就能收取几十倍的赋税,税金充裕,朝廷才能做以往做不到的事情,成就前朝达不到的功业!”
  朱标说完之后,老朱微微点头,他扭头又看了看李善长,“李先生,你看太子所说,是不是有道理?”
  李善长连忙回答道:“上位,现在遍地作坊,家家户户,税务部这边,确实不好征税,宛如一头乱发,怎么也抓不起来。朝廷管不到,地方衙门就会插手,中饱私囊,盘剥百姓,又会如历次贪墨大案一般,后患无穷!”
  这也就是今天这个环境,朱标又提前保证过,老李也算是说了实话。前面已经设立了税务部,为什么还没有起到作用?水师走私,还会那么猖狂?
  问题就在这里,设立一个部之后,就要有相应的财力,人力支持,税务部收钱的,还会缺钱吗?
  没错,毕竟征税也是要成本的。
  这些年来,税务部能管得了的,就是几条水道,几个关键的税卡,也包括应天,苏州几个大城市,别的地方,根本管不到。
  让税务部去追查税赋,大约就会出现以下场景……想要收税可以,但是请增加办事人员,配属足够的官吏,然后才能征税。
  可增加人员,配属官吏,就要花钱,朝廷缺钱,才要征税,你们不征税,朝廷哪来的钱?
  你们不给人,我们怎么收钱?
  你们不收钱,我们拿什么养人?
  ……
  事情到了这一步,基本又成了无解的了。
  其实审视大明朝的税赋,会有种很无奈的感觉。
  田赋这一块,就算没有兼并土地,大家伙都按照规矩纳赋,也是有上限的,根本突破不了。
  商税这一块,不管怎么想办法,始终存在征税成本的问题。
  遍地小作坊,小农经济。
  几十万个征税对象,甚至更多……每家只有仨瓜俩枣的税金,不管怎么征收,使用什么方式,能进入国库的都是非常有限的。
  甚至搞不好还会赔钱。
  剩下的盐税、关税、矿产,只能说不无小补,但是改变不了大局。
  如果再把土地兼并,官吏贪墨,人口膨胀等等情况算进去,那几乎就是无解的死局。
  也难怪出道即巅峰,剩下的时间就是维持着,想要做大做强,再创辉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毫不扩张讲,现在朱元璋还压得住,一旦老朱没了,盐税、田赋、关税,全都会锐减,与此同时,官员的俸禄等项,又会骤然增加。
  财政危机转瞬而至,要不就学朱允炆,开始削藩?
  又或者奉天靖难?
  反正怎么看都挺无奈的。
  治国当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所以从很早开始,张希孟就一直倡导发展工商,走出一条新路……结果这条路走得跌跌撞撞,条件最好的苏州,竟然也没有走出来。
  北平就是唯一的希望,如果北平还不成,那大家伙就真的只能洗洗睡了。
  朱元璋又向几个人提出了问题,在场众人,纷纷尽力解答,谈到了最后,老朱的心情还挺好的。
  “给每一位卿家包二斤新茶,算是咱给大家伙的礼物。往后这种会要多办,不光是工商的事情,其他紧要的事情,也是这样,你们开诚布公,咱虚心纳谏!”
  好家伙,居然能从老朱的手里,拿到赏赐,实在是不容易。
  这二斤贡茶,应该送到祖宗祠堂供起来才对……不成,徐达不许官员修建祠堂,那就只有藏在家里头了。
  大家伙带着各种心思,相继散去。
  朱元璋低声道:“妹子,标儿,咱们三口人一起吃顿饭,有些话再仔细说说。”
  马皇后微微一怔,很快点头,“那敢情好,我下厨吧!你们爷俩聊聊。”
  马皇后这一走,只剩下老朱和朱标。
  这爷俩相对半晌,到底是老朱先笑道:“你这次安排不错,那几位都说了实话,让咱开了眼界。过去,是咱浅薄了!”
  朱标也苦笑道:“父皇,其实真正看透这一步的,就是张先生。他早就意识到了,所以才布局北平,希望能从北平突破。”
  朱元璋点头道:“张先生的本事,自然是不用说的。只是咱想问你,你四弟朱棣,他能扛得起来这么大的事情吗?”
  这是个老问题了,朱元璋再度提起来。
  朱标沉吟良久,反而问道:“父皇觉得,要什么人才能把生意办好?”
  老朱怔了一下,苦笑道:“咱一时还真不好说,只是你四弟太跳脱,虽然有些手段,到底不是那么讨人喜欢,兄弟之间,也不是那么老实。胆子又大,心思也多……咱着实有些担心!”
  朱标低着头,默默沉吟,半晌才抬起头,“父皇,四弟如何,孩儿不好说。但是让孩儿去主持北平的工商业,只怕是寸步难行!”
  朱标说得很认真,并不是自谦的话。
  一所北平大学堂,每年三五百万贯的投入。
  几千架织机,没有百万投入,也是不可能的。
  然后还要采买原料,向外面销售,雇佣工匠,训练工人……
  乱七八糟的算下来,又是几百万贯!
  这是维持北平工商业的必须支出。
  事情落到朱标身上,他能下得去决心吗?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还有其他的兄弟,还有那么些朝臣,各地都伸着手,想要发展……中原要治水,西南要修路,岭南要兴学。
  谁都一肚子道理,谁说的都是对的。
  只是一条,大明朝的资源就这么点,如果跟撒胡椒面似的,到处扬下去,那基本上屁用没用,依旧是在烂泥潭里打转转儿。
  老朱沉吟再三,才缓缓道:“这么看起来,当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朱标用力颔首。
  父子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正在这时候,有香气飘来,马皇后已经将饭菜准备妥当。
  朱元璋在起身之际,突然道:“朱标,从今往后,你负责监国吧!”
  朱标猛地一怔,不敢置信看着老爹。
  “父皇春秋正盛,精力充沛,如何能让孩儿监国?这不妥当!”
  老朱笑着拍了拍朱标的肩头,“不用说了,父皇觉得很妥当!你要是一定推脱,那就只负责有关工商的部分,其他的事情,你可以不管。”
  朱标怔了怔,终于点头,算是接下了全新的位置。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享受着晚餐。
  朱元璋突然道:“妹子,这么多年了,你还没去过北平吧?”
  马皇后愕然,她是没去过,似乎进了金陵之后,她连应天都没出过!
  “这样吧,过些时候,咱和你一起巡边,到燕山瞧瞧,看看咱和功臣们痛饮燕山的所在。也瞧瞧北平大学堂到底有多大!”
  好家伙,老朱准备旅游了,还是两口子一起出巡。
  按照往常,天子不务正业,醉心游玩,那是要劝谏的,可今天这个气氛,马皇后是没法说出口了,只能微微点头,“成!”
  随后马皇后又补充道:“标儿媳妇已经怀了孩子,过些时候,他也要当爹了!”
  朱标当爹?
  那岂不是说,自己要当爷爷了?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心中的郁闷,一扫而光。
  新一代人,总是让人产生无限希望。
  大明不会在泥潭里走不出来的。
  绝对不会!
  这一刻的朱元璋,变得格外有信心。
  转过天,朱元璋就降旨了,太子朱标结束观政,升任监国。并且特别说明,主管工商发展事宜。
  朱标终于开始正式参与朝政。
  就在大家伙万分期待,觉得太子爷会有什么不一般的手段之时……朱标突然宣布一道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命令。
  朱标要求教化部拿出新的服饰,适应重建乾坤,再兴华夏的要求。
  而且朱标还亲自去了教化部,拿出了几件样品,让大家伙瞧瞧。
  “这是羊毛呢的衣物,简练保暖,笔挺方便……有朝气,有力度,很适合学生们穿!教化部这边,稍微琢磨一下,尽快把订单下了就是了。”
  朱标说完这话,直接就走了。
  只剩下这帮大人们面面相觑……这是什么玩意啊?
  当真要给学生穿?
  怎么看着都别扭!
  众人稍微打听,这才弄清楚,原来是北平那边弄出来的。
  自从颁布义务教育令之后,大明的学生何止百万!
  这么多单子,都落到朱棣手里,这是要吃成大肥猪啊!
  不行,绝对不行!
  衣冠不能随便改变,朱棣藩王,也不能偏私他一个!
  教化部立刻提出反对意见,只不过刚刚送上去,就被朱标打回来,而且带头的两个官吏,直接被连降三级。
  俺不是跟你们商议,是给你们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