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灵异玄幻 > 超级农业强国 > 超级农业强国 第195节
  如果提案所言不虚,那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转折点,甚至关系到国计民生。
  不过,所有设想的关键点都在于所谓的与贝加尔湖连通的庞大地下水层。
  对于这么一个宏伟的计划来说,区区袁院士和陈建章等人的判断不足以作为可信的依据。所以,国家派出了一支由地质学家、生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组成的豪华专家团奔赴阿拉鄯盟实地勘探论证。
  专家团由国土资源局一位主要领导带队,齐政在得到消息后也赶到了沙漠出水点。
  当专家团乘坐直升机靠近沙漠出水点的时候,队伍中有人一阵惊呼。
  沙漠里的天空异常蔚蓝,当纯净的天色倒映在更纯净的湖水里,蓝得勾魂摄魄。远远望去,无数沙丘手手相连、层层相叠,其间点缀着一大片绿色,仿佛构成了一大块图案复杂的衬布,而这块金黄色衬布上所托举的,则是一块椭圆形的蓝色宝石。
  齐政和一直留在这边研究的袁院士迎接专家团的到来。
  “老袁,我看这湖跟资料上有差距啊,似乎更大了?”专家团中有袁院士的熟人,开门见山问道。
  袁院士和齐政相视一笑:“后面又打了两口井,出水量更大了。”
  “单井日出水量是多少?”又有人问道。
  袁院士呵呵一笑:“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截止目前为止,最大一口井单井日出水量达到近5万立方米!”
  “多少?老袁你多说了一位数吧?”
  袁院士无奈摇头道:“其实吧,井只是一个叫法而已,我觉得用泉眼来形容更合适。下面就像是一个加压的水泵,只要打通了水层,地下水直接喷涌而出,而且都是可直接饮用的地下水……等你们实地勘探就知道了。”
  “……”
  消息太惊人了,以至于一时没人发声。
  尤其是长期从事地下水研究的一些老院士、老专家,彻底被引起了好奇心,甚至不等安置好,就带着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勘探工作。
  国家出手,自然不凡。
  专家团不但运用起了遥感技术,还带来了引进的“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和目前国际上唯一直接找水方法“核磁共振法”等物探技术方法,至于像同位素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更是不值一提。
  齐政淡定自若。
  不就是从贝加尔湖而来的水源吗?又不是没有类似的情况。
  巴丹吉林的沙子为什么含有水分?降水稀少的沙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海子?
  专家研究发现,祁连山的雪融化后,通过地下深处的断层源源不断地进入沙漠。也就是说,500公里外的祁连山冰川积雪融水是巴丹吉林沙漠之水的发源地,在地下1万米深处,两者靠一条隐蔽的地下河一脉相承。
  同理,通往贝加尔湖的地下河不过更加深,更加隐蔽而已。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水文地质条件本就十分复杂,地下水资源勘查研究程度总体较低。不知道还有多少新的含水类型和富水地段有待研究和探索,不就是深层水系吗?反正还有陈教授的深循环理论可以解释,根本不会有人怀疑到自己身上。
  ……
  有最先进的设备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专家团首先确认了独立的深层地下水系的存在。
  但这只是最基础的勘探,想要修建一个大型水库,起码还要确定深层水系水资源总量以及年出水量;还有更加复杂的对上地壳水层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的影响评估等等。
  但初期的结果就已经让专家们深受鼓舞了。
  带队的国土资源部领导都感慨道:“山川秀美,关键在水。有水一片绿洲,无水一片黄。不管水库修不修,嘉谷的发现都改变了一些传统的水文地质观念,为重新认识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齐政只能“呵呵”了,好想来一句这还真的是个例,千万别当真了哇!
  专家团陷入了更加紧张的勘探论证中。而虽然还没有定论,齐政也知道,对在此地兴修水库的提议,专家团里有“修”与“不修”两种激烈的争论;而对于改造沙漠,更是莫衷一是。
  齐政找最熟悉的袁院士打探消息。
  “争论是挺激烈的!”袁院士直言不讳地说道。
  “有人说要吸取洪崖水库的教训在沙漠地区兴修水库,容易抬高库区地下水,使表层水因强烈的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化。而且水库本身是淤积重、面积大、蒸发量大,违背了干旱地区的人水和谐。”
  洪崖水库修建在沙漠中,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被誉为“瀚海明珠”。
  但它的修建,使青土湖的补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导致了这一地区的沙漠化,最终使得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会合,并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向绿洲逼近。
  “当然,赞同修建水库改变西北生态环境的人更多。在西北人的心中,没有比水更重要的了。事实证明,水资源密切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得黄河之利,宁夏引黄灌区稻香鱼肥,瓜果飘香,旱涝无虞,乡富民安,成为著名的“塞上江南”;疆省的亚尔村,一口流淌了200多年的坎儿井,使这个村子生机勃勃。葡萄架上挂满了葡萄,村子里商客云集,生意兴隆;肃省的月牙泉,以其独特的沙山环泉、泉映沙山的自然景观而成为塞外风光一绝……
  “最关键是,水去沙来,我国北方的第一道生态防线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式。西北地区的水源短缺,不仅对本地造成了影响,其危害还波及到了更广阔的地区。比如北方的沙尘暴天气。治理西北生态刻不容缓。”
  袁院士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改造沙漠……也有些人认为,沙地与沙漠不同,沙地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可以治理;沙漠是地质时代形成的,理论上不能治理,地下几百米深都是沙子,你怎么让它消失?无论你怎么植树种草,都只是暂时覆盖,气候干燥寒冷,草木枯死,大风一起,沙丘又开始移动。所以他们说沙漠只能治理,控制沙害;无法通过改造消失……”
  齐政:“……”
  袁院士最后淡定地说道:“其实吧,我觉得不管怎么争论,最终还是看水资源勘探的结果,还有就是实践了,实践出真知嘛。”
  ……行吧,您老说的最有道理。
  专家团应该也是这样认为。刚好,嘉谷在离“湖”稍远一点的地方,又打了一口井。同样是正好打在“地下河道”分出的另一条“支流”上可以让他们有更充分的勘查数据。
  井口打通,惊人的一幕发生了,清澈的地下水冲天而起,仿佛一道高压水炮。
  专家团眼都直了!
  袁院士眯眼看着水柱,喃喃自语道:“这颗真·瀚海明珠是跑不掉喽!”
  ……
  第335章 沙漠“人造”风场
  如果按照益利集团的治沙实践经验,应该要做到“路、电、水、讯、绿”一体化治沙。即路修到哪里,电就通到哪里,水就通到哪里,通讯就通到哪里,绿化就辐射到哪里。
  钱学森老先生也曾经提出一个“沙产业理论”沙产业要充分利用沙漠戈壁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生产技术,搞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
  知道了专家团内的争议,齐政有意为沙漠大开发增加更多的筹码。
  无论是修建水库,还是开发荒漠,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其中,电又是最不能缺少的。
  电力,要么从外面引来,要么自己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
  齐政选择后者,但他没有按照钱老先生的理论,选择开发太阳能,而是首先选择开发风能。
  很快,沙漠里就来了一批风资源工程师,开展测风数据分析、风场选址与产能评估等工作。
  袁院士也很快就知道了,他过来问齐政:“你们是打算在沙漠里开发风能?”
  齐政干脆地点头:“没错。无论是腾格里沙漠,还是巴丹吉林沙漠,年平均风速4米/秒左右,年大风日数30-50天,都是沙漠中风能资源丰富区之一,这就为利用风能提供了前提。”
  袁院士先是点点头,但随即又提醒道:“风电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的,投资需谨慎!”
  齐政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如果关注新能源,后世经常可以听到一个说法“弃风限电”,说的就是风电发展之困。
  蒙省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全国风能资源总量三成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并且建设条件好,开发成本相对较低。
  但蒙省地区经济欠发达,当地增量电力消纳有限,更多只能外送。
  问题来了,风力的随机以及不可控和电网严格要求的安全运行在本质上是矛盾的。
  风力这个大爷吧,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有时脾气暴躁,有时温柔如水……风力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导致风电并入电网后会冲击电网,令电能质量恶化。
  风电发展受到掣肘的最主要因素是上网问题,而一个制约风电上网的重要原因就是风电波动大。
  西北风电场的建设风生水起,但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么多风车伫立在戈壁滩上晒太阳,即便有的风车在转,大部分也是在那里空转。电发出来了输送不出去,又不能存下来,还有什么用?
  当然,嘉谷建设风电场,首先是希望保证自家用电,暂时可以不考虑电力上网的问题。
  但即使是自家用电,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风大的时候风机可以全速转动,电力供应可以得到保障,但是遇到风力小,或没风的时候就麻烦了!
  而要怎样尽可能保障风电场发电的稳定性,除了靠老天,也要靠选址。
  骆工程师是嘉谷聘请的风资源调查兼风电场设计团队的领队。无论是从嘉谷的知名度还是从沙漠的开发计划来看,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不好惹的土豪。
  面对这种土豪,最好是老实点。
  因此骆工程师首先丑话说在前:“齐总,您应该知道,风在自然界一直处于变化状态的,在不同年份其特征并不相同,一个地区少风年与多风年的风能也相差甚远。因此,评估某地的风力资源潜力,没有长期的统计数据作为参考,其趋势特点是很难说完全正确的。我们也只能按照现有的测风资料,提供风电场的设计方案!”
  齐政理解地点头,风资源跟气象预报一样,永远存在广大人民群众希望100%精准预报而“臣妾做不到”的人民内部矛盾。即使有长期的统计数据作为参考,行业里目前也存在着不少力有不逮的困难。
  骆工程师看到齐政理解,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大概是见齐政不难相处,在等待初步数据的时候,他主动向齐政普及一些风电的常识:“国际上规定年平均风速6、7、8m/s,分别为一般、较佳、最佳风电场。而我国上千个台站中,年平均风速在6m/s以上仅几十个,除高山站外,所剩无几,选址问题仍是很突出的。老实讲,沙漠风电场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希望能找到一个较好的风电场选址。”
  “风力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风力发电量,从而影响其发电成本。要知道,风能是风速的3次方。也就是说,风速相差1倍,风能相差8倍。所以,选择一个好的风电场风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风能利用中需要考虑到风速的稳定性,因此在选址时尽量要求不要有过大的风速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另外,对于风力机而言,除了风资源条件较好外,总希望有比较稳定的风向……”
  骆工程师最后说道:“从目前大量运行风场案例分析来看,完美的风场基本是不可能的,多数风电场总有一些机组属于低效资产或者亚健康状态运行……”
  还没说完,手下就给他送来了一沓资料。
  他有些意外:“这么快就有目标了?”
  打开资料一看,“呃……嗯?”
  齐政问道:“怎么了?”
  骆工程师脸色有些复杂地说道:“呃……好像找到了一个风资源条件不错的风场?”
  “那真的不错!你们效率可以呀!”
  岂止不错?目前的数据简直堪称完美!骆工程师在心里咆哮道。
  8m/s的平均风速,最佳风电场的标准;风速季节变化不好说,但日变化极小;风向极其稳定……特喵的,还能更完美吗?
  虽然被打脸,但他高兴的情绪更明显,毕竟,能碰上一个最佳风电场简直可遇不可求。当然,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才能判定风资源的具体情况,但起码有了一个目标不是?
  这时齐政问了一句:“对了,那个风场在哪?”
  骆工程师不疑有他,指着山麓的方向:“就在那边山麓地带。”
  齐政微勾嘴角。
  “天罡无极阵触发,主金水两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极压,生风。能使控制气压,风生水起。”
  哪有什么“完美”的风场,只有“人造”的风场。
  之前为了对抗风沙的灵阵,齐政转换思路后,被用来“控风”。
  这样不仅能在某个区域形成稳定的风场,更妙的是,灵阵更省力能量是不会凭空消失的,与其硬碰硬对抗风沙,不如微调成稳定的风力,既不会形成大风沙,又能稳定开发新能源。
  有了稳定的风场,风电绝对是最清洁的能源了制造风车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也最小,相对于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板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剧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