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75节
  大明如今什么人最多,便是全国各地的失意士子,还有考举功名在等候补缺做官的诸生。
  朝廷官位就这么多,每隔几年,就又要有一大批刚刚考举了功名的诸生,这就造成了很多人才,没有一展所学的机会。
  对于这些“人才”,朱由校自然要给他们恩典,好让他们不要继续无所事事,这个恩典,就是前往西南讲学的优待政策。
  除却那些鸡毛蒜皮,最让诸生们在意的只有一个,便是前往西南讲学两年及以上,回来后可以优先补缺。
  要知道,现实中不名一文的诸生想要补缺做官,两年之内能等到的,要么是朝中有人,要么就是幸运冠绝之辈。
  除此之外,大部分人的等待时间都要超过两年。
  在诸生看来,有了前往西南讲学的经历,对今后仕途也是个极大帮助,况且各种优待政策,也令他们目不暇接。
  经过礼部、吏部的仔细挑选,还有军机房的严格审查,第一批前往西南讲学的诸生名录榜,在两个月前开始在各地陆续放出。
  榜上有名就意味着一件事,踏入仕途几乎板上钉钉,两年之后,眼下名录榜上的这些人,大部分都会调回中原,成为朝廷主要的基层官员
  当然,其中不乏要有一小部分人要飞黄腾达,步步高升的。
  对于这些未来的“官老爷”们,当地的乡绅、名流自然要宴请一波,参加过各种宴会后,诸生自己也要开怀畅饮,提前庆祝两年后的补缺。
  很显然,诸生们还没有意识到去西南讲学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不知道是不是被有心人利用了,这次杭州的诸生会宴,就有人在家中与三俩好友庆祝时,不慎失火。
  失火后的第一时间,当地官府还有东厂分署就都派人去查过,这次的的确确属于意外“失火”。
  这个火,并不是有人故意放的,纯属那几名即将去西南的士子太过兴奋,引燃了住处茅屋。
  加上杭州近来的天气与京师截然相反,连日无雨、干燥异常,一点火星子上去,噌的一下,就是燎天大火。
  在这之后,本该继续调查的东厂分署,却是不得不暂停调查进度,因为杭州驻城的九营官兵趁城中起火大乱,扛起闹饷大旗,发生了兵变。
  自守备把总杨彦被乱兵射杀壮烈殉职后,城中乱兵也便更加无法无天起来,知府衙门、东厂分署,还有锦衣卫设在杭州核查关税的督办司,都遭了毒手。
  城中一片乱景,这个时候,文官的无力也便显现出来。
  除了杭州府民勇官张全能调集数百民勇护卫知府衙门以外,杭州城内的各路大官们,几乎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乱兵在城中打砸抢,缩在官府衙门里瑟瑟发抖。
  当然,面对天启王朝第一次如此重大的兵变,朱由校甚为重视,很快做下批复,由紫禁城飞马告示地方。
  皇帝的态度很坚决。
  无论什么原因,但凡是兵变,都必须坚决予以平定,如果乱兵执迷不悟,就算肃清杭州九营,也再所不惜。
  每逢大事,必有官员调动。
  上次三省大地震,至今共陆陆续续有八十余名官员的调动。
  在这八十多人中,五十多人被贬职、革职、查办,另也有以杨嗣昌、温体仁为首的三十余名官员走马上任。
  这次杭州兵变,影响比大地震更加恶劣。
  紫禁城一纸圣旨下发,浙江巡抚、东林党人温固荣,杭州知府、浙党人王心一,及浙江、杭州府三十九名官员皆被免职。
  另外,浙江道监察御史三人,亦以包庇同党,未能事先发觉兵变苗头为由被革职查办。
  此三人将被押缚京师,由东厂负责审理。
  地方上如此重大的人事变动,司礼监没有拟定圣旨,内阁也不经批红,却是皇帝从军机房直发谕旨至地方。
  这还没完,既然兵变地方上无法迅速平定,朝廷就一定派出能臣、干吏,前往杭州负责此事。
  对东林党人来说,杭州兵变几乎就是在他们大本营起的事,派自己人去,查得请了,会被说成有失公允。
  若查的重了,在民间和朝中的口碑都要受到影响。
  何况,还并没有人能有绝对把握能把杭州九营兵卒近三万人的兵变迅速平定,就算平定,造成的损失还不是要自己承担。
  一旦出了什么差错,让兵变闹的更大,只怕还要人头落地,牵连家人。
  这是个坐在火炉上烤的差事,朝中一连几日,都是阴云密布,没有人想去趟这趟浑水。
  但就在前几日,一个愣头青,冒冒失失地栽了进来,就是主动请缨前往杭州平乱的陕西榆林兵备副使——孙传庭。
  很快,皇帝的意思传了下来。
  孙传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兵备,居然鲤鱼跃龙门,连跳几级,直接升任浙江巡抚,补了温固荣的缺。
  还有在三省地震中立功的杨嗣昌,也被直接调往杭州任兵备,辅助孙传庭及所部秦军勘定抚乱。
  对于这两个人去杭州,朝中罕见的没有传出什么反对之声。
  在其他人看来,这明显是个送命的差事。
  秦军虽然在榆林一带剿匪战绩不错,但毕竟只是个组建一年的新军,从前的对手也不过是地方上的杂鱼。
  这次兵变,作乱的可是杭州九营近三万人!
  按以往平乱的经验看,若想迅速消除兵变影响,除非调集两倍以上大军围剿,秦军只有三千人,十倍的差距,不是送死是什么?
  这样的情形,孙传庭还主动往上凑,这不能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蠢!
  ......
  陕西,榆林镇。
  孙传庭身着甲胄,披着大髦,站在点将台上,一手按着腰间佩剑,望向下面正缓缓移动的队伍,凝眸道:
  “集结的如何了?”
  榆林千总牛成虎正骑在马上指挥各部,闻言用浑厚有劲的嗓音抱拳说道:“回兵备,三千六百零八人,全部集结完毕。”
  “战车可齐,甲仗可足,火器可精?”
  孙传庭点头,忽然又问。
  牛成虎一愣,旋即道:
  “战车已齐,甲仗尚足。朝廷前日送来两千杆新鸟枪,据说威力惊人,属下已经下发至火枪营了。”
  闻言,孙传庭稍稍满意,抽出刀,正要下令全军离开榆林,前往杭州平乱,却是忽然赶来一骑,匆匆道:
  “禀兵备,杭州加急塘报!”
  第二百二十六章:维护官军这面大旗
  榆林城门,城中的文官武将听说孙传庭将率领秦军前往浙江杭州上任,纷纷前来送行。
  这次,不论心底打着小心思的,还是真正不舍得孙传庭离去的,都是面露笑容,看不出丝毫的不对。
  秦军兵士悬挂着前几日京师送来的御赐军旗,先是肩上扛着长枪的步兵自榆林南门整齐走出,而后便是骑着战马,腰间挎着战刀的骑兵。
  在最后,才是攻防兼备的火车营。
  火车营多是些辎重兵,还有两千名装备新式鸟枪的火枪手,孙传庭就与千总牛成虎骑马在火车营队列前,带着最为精锐的二百骁骑,逐渐离去。
  秦军三千人的队伍,很快就自南门尽数走出,来到官道上,遥遥一望,两侧尽是些前来相送的男女老少。
  这些百姓都是因城中拥挤,这才投机取巧,来到官道上提前等待,为的,就是想要最后送一送他们仁政爱民、御兵有方的孙兵备。
  望着拖家带口,竭尽所能送上各种物资的百姓们,骑在马上的孙传庭眼眶逐渐红润,他猛地将手一举,秦军队列随之渐渐停下。
  场中变得寂静。
  却是孙传庭于马上抱拳,正色道:
  “榆林的父老乡亲们,国家危难,我孙传庭、上承皇恩,食君厚禄,寒窗苦读,投笔从戎,不能毫无作为!”
  “今日离开榆林,是为杭州全城数十万老少!”
  “大家请回吧,不要继续送了。”
  孙传庭话音落地,便将目光望向远方,遥遥一指,下令道:
  “行军!”
  一声令下,秦军前后队列很快便又恢复行进,车轮轧在官道的泥土上,印出一道道沉重的车辙,一直通往杭州。
  待秦军远远离去,榆林城中的一名老牌总兵面上笑容随即消散,冷哼道:
  “这帮刁民,肆意破坏官道,给我打!”
  片刻后,榆林城中喊声四起,几名将门军官各领亲兵出城,马蹄践踏在田亩中,马鞭挥舞,抽打在方才官道两侧的百姓身上。
  一时间,哀嚎四起,民怨载道。
  一名亲兵手中挥着马鞭,正要狠狠抽打在一个小女孩身上,却听脚下砂砾颤动,远远弛来一骑。
  此人身着灰黑色甲胄,面上看不见丝毫表情,望着大军刚走,榆林城外的乱象,似乎毫不意外,冷冷道:
  “榆林总兵戴钦!”
  “兵备早料到你会这般行事,特叫我回来警告于你,通州总兵陈策即将抵达榆林,奉旨整肃军备。”
  “再不收敛,那时、死得难看!”
  西南之役后,朝廷在《京报》中将立功武将之名昭告天下,其中位列前三的,便是时任勇卫营副将的陈策。
  陈策,于万历四年、万历十三年两中武举,地方屡有战功,累功加海防游击,奉诏援辽。
  后天启皇帝登基,编训勇卫营,援辽军被编入勇卫营,经过考评,选任陈策为副将。
  天启元年,陈策从天启皇帝朱由校征西南,战功卓著,平定奢安。天启二年,因功升任通州总兵,署通州三卫指挥使,护卫京津。
  陈策之名,地方武将可谓如雷贯耳,连这亲兵听了,都浑然不觉手中马鞭已落在地上。
  顾不上去捡起落地的马鞭,这亲兵连忙仓皇离开,去找站在城墙上看戏的榆林总兵戴钦。
  后者先是满脸鄙夷,心想这亲兵也太过冒失,听了话后却也是瞪大眼睛,甚为惊恐。
  待他抬起头一看,却见传话的秦军骑兵已一骑绝尘,前去追赶孙传庭。
  “这个孙传庭,定是他临走前上了一封奏疏,说我等榆林将门,不服从朝廷管教!”
  “大哥,现在如何是好?”有人问道。
  “如何是好…”
  戴钦松开拳头,咬牙切齿道:
  “来的是陈策,还能如何是好?传令下去,叫大伙都约束好部下,不能出了一丝一毫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