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大宋燕王 > 第528章 天竺回易
  杨丛义告诉他,大宋船队货物很多很多,全部给他也吃不下,可以给他一部分,但前提是他能邀来天竺各地的国王或城主,邀来的人越多,他的代销份额越大。
  国王不是很明白他的意思,于是解释道,在邀来其他人之前,船队就可以单独跟东亘伽交易十船大宋货物,此后他每邀来一国,便多一船货物交易资格。
  东亘伽国王稍一考虑,欣然同意。
  口头协议达成,国王立即开始举国之力收集能跟大宋船队交易交换的货物和珍宝,与此同时,他的使者从国都出发,向十多个天竺小国和城邦疾驰而去。
  杨丛义得国王盛情邀请,在东亘伽国都流连半月之久,期间一应吃喝住行,自是最高待遇,只是那吃喝,他着实很不习惯。
  而后,按照约定,杨丛义邀请国王同赴大宋船队停靠的沿海小城布里。
  在海边,国王第一次看到了规模庞大的大宋船队,每艘商船宽三四丈、长十几长,特别是那艘神舟,即使站在很远,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庞大和无与伦比的气势,他被大宋船队的强大实力折服,更为能跟东方大国缔结友好关系喜不自胜。
  受邀登上神舟,国王更感觉到神舟之大,一阵风来,衣衫飘起,脚下的船却纹丝不动,在甲板行走之间,如履平地。
  船上的舱室也数不胜数,获得同意后,他带着几个随行大臣一连看了多个舱室,看完之后惊叹不已,感叹大宋实力之强大远在他想象之上,若东亘伽也有这样的实力,一统天竺将不费半点力气。
  杨丛义告诉他,大宋的国土比整个天竺都大,若是统一了北方地区,地域更是大的难以想象,大宋跟东亘伽一样,也是东面临海,大宋能成东方大国,东亘伽一样能成,只要跟大宋建立长期的永久的友好关系,跟大宋多学习,假以时日,东亘伽必能一统天竺,再造孔雀王朝盛世。
  见识到大宋之强大,又听到东亘伽也能强大的话,顿时让自觉渺小的国王心思萌动,忙向见多识广的大宋使者讨教富国强兵之计。
  杨丛义告诉他四个字,交流融合。交流当然是要与东方大国大宋交流,互通有无,学习大宋文化和各项富国强兵的制度,而融合则是将从大宋学来的一切东西跟东亘伽自有的进行彻底融合,形成互补,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只要政令统一,坚持下去,不出十年,必有成效。
  交流融合四字,国王听进去了,深深的记在心里,但随后他就有了疑问,东亘伽与大宋相隔万里,来去一趟就要数年之久,交流不便,如何学习?
  杨丛义马上告诉他,大宋船队数万人,能人异士颇多,若真想交流学习大宋治国强兵之道,稍后派些人随他回国都,或是暂且留在东亘伽,也不是不可以。
  胸有大志向的国王一听此话,大喜。当即请求杨丛义多派遣些能人给他,他们的衣食住行,东亘伽全包,并回给他们最高礼遇,待如上宾。
  接下来,在翻译协助下,二人确定了派人入国都的细节,并签订了援助协议。
  根据协议,回易船队派遣参军一人、异士二十人、护卫军五百人,组成“大宋天竺总管府”,代表大宋朝廷负责交流事宜,在国王返回国都时随他回去,在富国强兵方面近距离全方位指导,帮他对东亘伽进行革新,相对应的,根据协议,国王要保证他们在东亘伽的绝对安全,由于生活习惯大不相同,要为他们在布里附近提供一块方圆二十里的土地,供他们食宿自给。
  在国王到来,协议签订的同时,大宋船队与东亘伽全国各地赶来的大商贾开始货物互换和交易,而其中最大宗的一笔交易便是国王自给的,整整十船货,包括丝绸布匹、茶叶和瓷器。
  又一个多月后,受东亘伽国王所邀,七国使者代表各自国王来到布里,进入大宋回易船队营地。
  大宋船队的盛名,这些使者早前多少听到些传言,但他们基本不信,因为很多内陆国家,根本不曾见过三五丈长的船,更别说十几、二十几丈长的大海船,站在岸边,看着密密麻麻停在海岸的大宋商船,众人惊叹不已,直呼不敢相信。
  等来到神舟之下,更是将他们震的说不出话来,一时失语。
  邀请他们登上神舟参观一遍,七国使者被大宋船队彻底征服,浑浑噩噩间夸下海口,许下诺言,大宋货物有多少他们就要多少,可用货物和金银交换。
  众人在营地停留数天,仔细查看大宋各种货物之后,直接按船签订初步交易协议,每个国家交易数不少于五船,但也没有超过十船,原本他们还想要更多,只是有些国家是内陆国,往来运输不便,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国家签订大单。
  国王随同各国使者离开了回易船队所在的布里,跟他一起离开的还有回易参军兼“大宋天竺总管府”总管沈缙和一队随行人员。
  因为时间和天竺地域有限,回易船队必须一分为二,一部留在天竺地区继续回易,一部要在两多个月后,南风减弱时南下,西行至波斯湾塞尔柱国一带。
  早在南洋停留休整,等待季风时,杨丛义已经跟汤鷽、沈缙、陆游等人就天竺之事商议过多次,最终还是决定让有出海经历的沈缙兼任总管,带领五十艘满载货物的海船和十艘战船留在天竺沿海负责回易,并跟天竺各国建立长久稳定的回易关系,待交易完成,季风到来,率领船队返回南洋,在“南洋总管府”汇合。
  沈缙以“大宋天竺总管府”总管身份,代表大宋去了一趟东亘伽国都,大半个月后回到布里,逐步接手船队在天竺跟各国的交换、交易。
  与此同时,数千护卫军在原数百宣威军营地附近开始营造“大宋天竺总管府”,建造房屋,修建营房,开垦土地,为大宋和回易船队在天竺打造长久稳固的回易据点。
  而那留在天竺多年的宣威军兵将和家属自然并入总管府管辖之内,全部划归大宋,之前积欠他们的响钱足额补发,而愿意返回军营的直接进入护卫军,按能力和资历授予军职,有他们加入,总管府在天竺的实力顿时大增。
  这些宣威军旧将在天竺多年,对天竺语言文化了解颇多,但他们的生活习惯改变并不是很大,并且他们如今几百人在本地融合的很好,同时又自成一体,他们的经验对总管府扎根天竺十分重要,所以重新编入护卫军的宣威军旧人很快就得到重用,在总管府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在回易、总管府建造都如火如荼进行过程中,杨丛义带着大宋国书受邀出访与东亘伽邻近的数个国家,包括北方的森那,南边的喀喀迪耶,还有西边的卡拉丘里等国,跟他们详细介绍了大宋和回易船队,同时也对他们的国家情况、风土人情做了一些了解,确立了他们与大宋的友好国家关系,签订了国家间的回易协约。
  协约中其中一条约定,为增进他们与大宋互通有无,相互之间不收取对方的货物赋税。
  天竺各国外贸不多,他们不关心如何收取货物税赋,他们更看中能跟大宋换购多少精美的瓷器、丝绸布匹和茶叶。
  而对于换购多少货物的问题,杨丛义给他们的答复是船队会尽力供应,争取每隔两年来一次天竺,满足他们对大宋物产的需求。
  大宋船队与天竺各国的交易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一件件大宋货物搬下船,一袋袋天竺物产、一箱箱金银珠宝装回腾空的海船,回易营地忙碌的热火朝天。
  转眼,天气转凉,时间来到九月底,南风减弱,东北风悄悄吹起。
  回易船队按计划一分为二,沈缙以回易参军兼“大宋天竺总管府”总管身份率领五十艘海船和十艘战船留在天竺沿海继续回易,而杨丛义、汤鷽和陆游则带领剩下的海船、战船乘北风南下,绕行天竺南部海域外的锡兰,向西洋进发,目的地为波斯湾。
  船队向南飘行十数日,在锡兰停留三天,补给淡水后,迅速转向,向西北而去,日夜不息。
  由于阿拉伯海风向和洋流流向多变,船队多次调整航向,几经周折,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才到达波斯湾海口,而后降帆减速,慢慢进入岛屿、暗礁较多的波斯湾内,一路朝巴士拉方向行进。
  半个月后,船队顺利到达波斯湾尽头,布放之后,杨丛义带人登上塞尔柱国土。
  塞尔柱国,杨丛义、汤鷽等人都来过,虽然已经是八年前,但对此地还是颇为熟悉,加上有向导,杨丛义作为回易正使,很快将大宋船队再次到来的消息往内地传去。
  距离港口最近的大城便是巴士拉,大宋船队的消息很快由沿海官吏传递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