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三国之皇帝发家史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张小姐初悔
  这时一阵轻缓的脚步声响起,刘妙灵十分耳熟,笑着转过头来说道:“姐姐回来了。”
  来者容貌普通,衣着很朴素,姿态却极为端庄,与刘妙灵年纪相仿的女子,正是张小姐。
  “姐姐,你看起来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随即,刘妙灵奇怪的问道。只见张小姐脸上欲言又止。
  张小姐叹了一口气,没有开口。刘妙灵少女心性,仿佛有一头猫在心肝上抓一般,让她痒痒的。
  便娇言不依,摇着张小姐的手臂撒娇不已。张小姐更叹了一口气,刚才她出门听到了一个消息,她本不想说的。
  不过是在是拗不过刘妙灵,而且就算她不说,四周的人也会说的。张小姐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刘妙灵的手臂,说道:“我刚才在外边听说,王金率兵击败了匈奴人,要封侯了。”
  刘妙灵闻言娇躯一僵,神色看着颇为古怪。
  张小姐更是叹了一口气,她当时就是反对张妙灵胡来的,当时这个妮子信誓旦旦的说,对方只有铜臭,没有贵气。
  她身为刘氏女,帝王贵胄,要嫁也是嫁给列侯公子,世家子弟。而现在好了,对方居然直接封侯了。
  刘妙灵有些不敢相信,一个商人领兵作战,居然大破匈奴,居然要封侯了。刘妙灵第一个反应是张小姐骗她,但这却又是不可能。
  因为两个人的关系很好,刘妙灵很了解这个姐姐,言不戏谑,不会说谎。
  换句话说,那个因为铜臭,商人,她为此逃婚的人,居然要封侯了。而且这是以战功封侯,乃是真金白银的列侯。
  而且以张让的关系,这个列侯恐怕是很大的。她的父亲江都侯不过是数百户而已,对方恐怕是起码三千户以上的列侯。
  刘妙灵想到这里,不得不承认自己心中升起了淡淡的后悔之情。就算是她再胆大,再活泼,再古灵精怪,再叛逆。
  也有一定的价值观,再说了,古代女子本就是早熟。她知道未来嫁给一个列侯公子,享受侯门夫人的生活,确实是悠闲。
  但是以她的身份,恐怕也只能嫁给一些小侯公子。然后如她娘亲一般,成天因为收入不高问题而愁眉苦脸,日子过的拮据。
  刘妙灵本身是希望嫁给一个大一点的侯门公子的,希望对方能有一千户封邑以上。这样贵气,日子也不会太拮据。
  总而言之,刘妙灵其实是认同王金财富,却不认同王金的身份。而现在对方既有财,又有贵。
  刘妙灵心中自然后悔。
  不过刘妙灵性子是极为好强的,否则也不会做出翘家出走这么大的事情。心里边虽然后悔,面上却露出淡淡的笑容,眉眼弯弯道:“原来是这件事情啊,姐姐不必介意,不过就是封侯而已,也改不了他出身不好。这样的人就算封了侯,也是暴发户而已,我不稀罕。再说了,没准是个丑鬼呢。”
  说着刘妙灵露出了花痴之色,说道:“我还是喜欢那既贵气,又有容颜,又有才学的贵族公子。”
  姐妹多年,张小姐又如何看不出自家妹妹是在好强呢,不过她也不愿意多说什么,叹了一口气,赶紧转移话题,姐妹两个聊别的去了。
  不久后,闺房内又欢声笑语一片,一个下午就这么过去了。直到天快要黑了之后,刘妙灵才恋恋不舍的与张小姐告别,然后在侍女的陪伴下,返回了江都侯府。
  回到府上后,刘妙灵有些饥肠辘辘。不过这些天她都是自己一个人吃饭的,她与父母还在闹别扭中。
  回到房间后,便有一名老侍女端着饭菜走了进来。因为这段时间闹别扭,父母给她的饭菜都是很差的。
  刘妙灵忍了,但是今天却忍不住了。刘妙灵秀眉倒竖,娇喝道:“怎么只有黄豆,没有饭菜?”
  老侍女端上来的,赫然只有一碗水煮豆。
  老侍女脸上露出了无奈之色,对刘妙灵道:“小姐不要责怪我,这是侯爷吩咐的。他说,你这孽女既然不体恤父母,让我没好日子过。你也别想有好日子过,以后只给水煮豆。”
  说罢了,老侍女赶紧将盘子放下,逃也似的走了。刘妙灵则是呆住了,她呆呆的看着案几上的水煮豆,心中的后悔愈发大了。
  真是悔不该当初,要是当初选择嫁了。那么我现在不仅是大侯夫人,穿的也是绸缎,戴的是玛瑙翡翠首饰。
  而现在只能吃水煮豆。
  便是刘妙灵再刚强也不过是个少女而已,眼泪便砸吧砸吧的流了下来。
  ……
  十天后。
  并州闻喜县北方,王金大营。
  因为王金击败了其骨白,几乎将这一部的匈奴精兵给全歼,导致匈奴人基本丧失了斗志,匈奴人放弃了与白波贼合流的战略,放弃了晋阳逃回了河套。
  白波匈奴联盟本来就占据下风,粮草不济。在这样的情况下,白波贼当场崩溃,有白波将领打开城门,迎接何苗进入。
  何苗在董卓的建议下将白波投降的人,全部坑杀。赫赫有名的白波贼,就此烟消云散。目前并州所残留下的贼寇,只剩下了张燕黑山军。
  不过张燕盘踞在太行山山谷内,地势险要,何苗是不会触碰这个眉头的。于是何苗率兵在晋阳休整,不日将返回洛阳。
  王金也在等待调令,返回洛阳去。
  在这段时间内,他一直都在休整。首先是不少民壮愿意加入王金的军队,因为王金军队的伙食好,待遇好。
  又因为他们与王金军士卒一起并肩作战过,所以对战争不是那么恐惧。最后王金编制了一下,士卒数量有三千五百人左右。
  剩下一些人不愿意从军,王金也没有勉强,仍然好生照料,并送给资粮,等回去洛阳后,分别遣散回去家乡。
  对于匈奴人,王金则有了初步的安排。首先是他从洛阳弄来了很多脚镣,铁链,铁链虽然不重,但是束缚了双脚。
  匈奴人只能慢慢行走。
  加上这些脚镣,就不怕这些匈奴人逃走了。
  今日,王金在调教这些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