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耽美同人 > [三国]小民之计 > [三国]小民之计_分卷阅读_245
  奇怪的是连吕布来问安,都发觉到曹丕不对劲,行了礼后就望着曹丕道:“吃多了巴豆吗?跟皇上在一处了,整这么张脸作甚!?”
  刘协扶额:不敢说你们不要再去戳曹子桓了,这么一戳二戳三戳没完没了的戳,他晚上要戳朕的~~
  不管外头曹操几十万大军,襄阳府里,刘协跟曹丕的位置暂时是跟以前颠了个个,刘协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局势逆反了,他还是那么悲催?
  陷在苦逼境界的刘协忽略了吕布一脸的得色,更加忽略了跟着吕布一起来请安的魏延看向吕布时那狂热的眼神。
  早上,刘协没起身,曹丕躲到曹纯那喝药,吕布也没闲着,既然来了,自然要替刘协出力的。
  提了方天戟就想出城杀一圈去,被魏延拦住——咱们皇帝说了,不许出城接战。
  吕布一想,好吧!不出城就不出城!
  爬上城楼高喊:“曹操老匹夫!!!给本将军听好!!!你帐下曹仁只是个虾米,你从哪处水沟里找出来的!!?居然也敢称上将!!!你帐下许褚据说——只是据说啊!!!跟关羽、张飞一样,当世猛将!!!我看啊!!!他就是个螳螂!!!仗着一爪像刀,自以为比得了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也不看看大小!!!还有张颌!!!哎!!!那不是跟颜良、文丑一路的,袁本初的降将么!?裤裆货!!!也敢骑在马背上耀武扬威,跟个人似的!!!乍一看!!!哟!!!好像人啊……”
  吕布是天下第一勇将,为了不负这个名声,吕布把他的骂阵功夫也下过苦功,那嗓门一吼,站在曹操为了前后军渡河方便搭建的汉水几十座桥上,都能听见。
  被点名的一堆将军个个气得七窍生烟,偏偏曹操不许他们攻城,个个只好在城下一箭地外骂架。
  “吕布休狂!!!如今又是哪个做了你义父!?”
  “吕奉先!!!我儿!!!滚出来!!”
  “丞相待你亲厚,你却背丞相而去,岂有你这等反复小人!!!”
  之类之类……
  后世有些酸腐文人瞧不起市井中人,常用市井中人喜欢骂街这一情节来攻击,示其粗鄙,可是追本朔源,在骂街之前……不就是骂阵吗?骂阵是一般二般人玩得起的?怎么着你也得是个带兵的将军吧?
  这是最低要求,往上可就不好数了,比如骂死了王朗的诸葛亮,那时候的诸葛亮可是蜀国的丞相啊!
  所以曹丕有的时候见识不如吕布!吕布就瞧出骂阵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可惜他一番苦心传授,曹丕有眼不识泰山。
  骂到后来,吕布叫魏延摆了桌案上了酒肉,一边吃喝一边骂,当年三英战吕布算什么呀!今日这是吕布单嘴斗群英!!
  骂够两个时辰,曹营这边的将军们一个个败下阵来,营里鼓声敲得有气无力,驰骋往来的旗帜也东倒西歪,就连满天的灰尘都比平时矮了好几丈。
  吕布吃饱了肉,喝够了酒,爽爽地下了城头去拜见小皇帝,魏延屁颠屁颠地跟着,眼神犹如十八怀春少女见着了梦中情人,亮闪闪地吓人。
  早知道吕布会把曹丕打包来,刘协说不定就把曹昂带上了。
  吕布、甘宁是可以万军之中杀进杀出,问题不能叫曹昂也这么奔进来吧?先不说曹操会不会气急败坏真的开始猛攻襄阳,曹昂乃是儒将一只,没那么彪悍。
  刘协带了只鸽子来襄阳,本想留做传令用的,这下毫不犹豫拿出来,吕布和曹丕各带一信,刘协自己也附了一信,把鸽子的一条腿绑得粗了三倍!
  幸好,这东西并不普及,曹操未有提防,要不射下去可完了。
  隔不久,黄忠取下鸽子带回的信,三张,看完第一张锦帛,黄忠抬起头来,四下看看,然后胡子抖抖,重新好生裹起来,装成没动过的样子,打开第二张,胡子炸了,还带眼睛爆瞪,来回看几遍才忙忙慌慌裹起来,仍旧装成没动过的样子。
  最后一张,黄忠犹豫了。
  看还是不看?
  好像发现了天大的秘密……
  自古知道太多的臣子都不得好死,黄忠已经能脑补出来小皇帝发现他通通都看了,那凉飕飕的眼神从冕旒下头射过来~
  但是前两张都看了,已经知道得太多了,再看一张顶多罪上加罪,看罢!
  黄忠破釜沉舟打开第三章:
  “汉升,荀彧可是猜出朕意了?卿等竟连来援的样子也不屑做了么?”
  呃……
  不能不说黄忠有点失望,可也不敢耽搁,立即拿着这最后一张去找荀彧和刘表,另两张派人送去给曹昂。
  其实援军已发,只是黄忠自己还没到。
  荀彧把曹操的想法摸得一清二楚,怎会看不出曹操“围城打援”的打算?派人去损兵折将,荆州能跟曹操耗多久?
  可要是不派,又怕曹操生出疑惑强行破城。
  黄忠便听荀彧之言,选出精骑来,靠襄阳郡的复杂地形迂回骚扰曹军,就是不正面碰撞,这样一来,最里边的刘协自然看不到。
  曹操耐住性子等荆州军焦躁,荆州军也耐住性子等曹军焦躁,这相持的两军反倒成了最有耐心的两军。
  刘备听到关羽、张飞亲口带去的信,急得立即便率军朝荆州来,诸葛亮留镇益州,陈宫和高顺自败了赵韪后便退守白帝城,正好接应刘备。
  孙权那边呢?
  薄雪散落林间,竹叶青黛翠绿,一有风吹过,叶片上的碎雪便纷纷扬扬四散。
  小霸王孙策和美周郎隐居之地,虽是茅屋,可也简得雅致,陋出情怀,屋舍曲桥相连,碧波竹翠相映,可惜没有丝竹管弦之音,只有一两只飞鸟掠林穿檐而过时留下的几声清脆鸣叫,徒增寂寥。
  孙权一袭黑袍立在竹窗下,将手里的一卷竹简裹了起来,道:“大哥,天寒了,不如回去,母亲不说,我也看得出她想念大哥。”
  孙策坐在火塘边,提下烧滚的茶壶冲茶:“公瑾未归,我等他回来再一起回去。”
  孙权回身,坐过去:“大哥,母亲其实默许了,你何必还要担心?”
  孙策道:“我担心的不是母亲,公瑾迟迟不归,按理,皇上此时非但不会扣下他,反而还会礼待他,去留随意,以换取江东支持,可他近日却连信都断了。”
  孙权接过杯子喝茶。
  看孙权还是不说,孙策干脆把话挑明:“仲谋,你若有荆州消息,赶紧说来,好叫我放心!不然,我就自己去荆州接公瑾!”
  孙权只得放下杯子道:“大哥……”
  孙策不买账:“公瑾已将鲁肃推荐给你,江东如此多能人,你何苦还要我和公瑾挂着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