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耽美同人 > 敛财人生[综] > 敛财人生[综]_分卷阅读_1601
  林雨桐把工资啥的都给她,叫她代为采购。
  然后晓星也有样学样,叫苏瑾送去。买吧!买回来总不吃亏吧。孩子不停的长,可不能叫孩子光着屁股跑吧。
  而丹阳就发现,家里的柜子跟家里的床下面,好像有个宝藏一般,妈妈老是从那里取,但永远也取不完。
  她就问呢:“是连着放着宝藏的山洞吗?”
  林雨桐心里就叹气:看!就怕这样的!别看孩子小,心里有数着呢。不掩人耳目行吗?没有现在这疯狂的采购,再拿出超出定额的东西,人家不起疑心吗?连孩子都知道,这东西是越取越少的。
  她就点了点孩子的鼻子:“你光看见妈妈往出取了,妈妈往里放的时候,你是没见着。”
  哦!
  就说嘛!
  怎么会有取不完的东西呢。
  天慢慢冷了,而今年的雪又来的特别早。
  丹阳学会赖床了,早上起来窝在被窝里,不是很愿意上托儿所去。她现在不跟着爸妈睡了,一个小隔间里,是她自己的卧室。睡觉也乖,不会乱滚,晚上睡着被子什么样,起来被子还是什么样。
  真没都好,就是这早上起床有点难。
  她跟四爷换着叫,叫了一遍两遍三遍,她就是假装听不见。
  林雨桐就奇怪了:“给你穿的衣服少了吗?觉得冷了吗?”
  不冷!“可我看见雪,就觉得心里冷。”
  嗯!你还真会找借口。还心里冷呢?知道心长在什么地方吗?再说了,人家受冻的孩子怎么不说冷。
  隔壁那狗子,穿的可没她一半多,那孩子也没喊冷啊。
  林雨桐叫她向别人学习,然后丹阳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学会吐槽了,嘀咕什么:“那是他傻……”
  人家孩子才不傻!
  大部分孩子可不都那样吗?
  谁像她似的,棉袄外面套着羊皮小袄子,到了教室都给她舅妈给脱下来,要不然活动不方便。
  天冷了,可不光是孩子躲在家里不想出门,就是大人不也一样吗?
  上班是不得不干的事,可是业余时间呢?
  业余时间想在家歇着,没门。
  这不是又出台扫盲标准了吗?完了还要扫盲毕业考试呢。
  比如说是工人吧,认字得达到两千个,能阅读个通俗书报,能写两三百字的应用短文,就算是过关了。像是苗大嫂、桂兰、张宝柱这些人,晚上都别闲着了,带着本子笔,上课去吧。
  苗家的铁蛋都上小学了,然后苗大嫂回家做作业,基本跟铁蛋学的是一样的。她还没人家孩子学的快,请教孩子,又常被孩子嫌弃笨。闹的她都不喜欢跟这崽子问了。可她不愿意问,有人愿意啊。桂兰就爱问狗蛋,觉得要是问其他人会被笑话。
  当然了,像是林雨桐和四爷这样的,在大家眼里肯定是已经摆脱了文盲阶段了。
  但是就不要学习了吗?
  不是的!
  一一五借着苏联专家在,又是以洪刚为首的一部分领导,提出了一个建议。什么建议呢?他们建议厂里可以办一个属于自己的职工大学。
  这个提议……好像没什么不好吧。
  赵平还跟四爷嘀咕说:“老洪这事办的倒好。”
  但是很快的,大家就觉得不能这么简单的看待这位洪副厂长了。
  因为跟他关系亲密的一些干部,提议由沈云清担任职工大学的校d委书记。
  当然了,因为那些过错,大家对范云清都有些偏见。但要论起资历,她又是个老革命。磕磕绊绊的吧,还真就当上了这个正在筹备期的职工大学的书记了。
  厂里是认真的要办大学的,校址就选在厂区后面那一片没有建设的区域。那一片要是连起来,得有一二百亩,自从那里收容过投奔来的盲流之后,就建起了围墙,把那一片圈起来了。从那里划一片出来,建学校,是合适的。
  但是在建成之前,厂里把文化宫的一层楼都划给职工大学了。
  第一批学员,是以这些翻译为主的,由这些苏国专家亲自给授课。
  不过,从授课的内容上来看,人家也没敷衍了事。开的课程是从俄语,到高数,再到基础的机械理论。因着第一批学生特殊,开课是在晚上和周末,学期末还要考试,不合格要么补考,要么就得重修一年。
  不过人家比较民主,课本发给你们。如果你们很快自学完成,可以申请提前考试。只要考过了,就发给你毕业证书。
  除此之外,苏国的专家还联系了他们国内的大学,可以授予第一批学员荣誉学位证书。
  那就四爷先去考吧。家里两个人总得有一个抽身管孩子吧。
  四爷非常顺利的拿到了毕业证,然后丹阳归他管了。林雨桐一方面得加强俄语学习,一方面得学机械理论。当然了,对于数学好的人来说,只要了解物理的基础理论,其他的问题,都可以引入数学概念解决。
  这些专家发现了林雨桐的解题思路之后,就说她:“你……其实更适合搞数学……”
  我本来就是搞数学的。
  要不是肚子里揣着一个明年就得卸货,我倒是愿意暂时摈弃数学的思维模式去换个方式去学这个新的学科。
  专家说林雨桐适合搞数学,这个大家都莞尔一笑,没人觉得这有问题。一个自学成才的神算子,已经向大家说明了,她在某一方面确实有近乎于天才一般的能力。
  但不敢如何,林雨桐还是耐心听人家讲课,跟着好好的学习。遇到不会的,回家问四爷。
  进度肯定是比大部分人快的。
  在林雨桐的肚子一天一天鼓起来的情况下,又鉴于她的学习任务重,所以四爷开始全面接手她闺女了。
  早上送,晚上接,回来辅导孩子的作业,教孩子一些学校学不到的东西,然后给孩子洗漱,哄孩子睡觉,半点都不用林雨桐担心。
  老太太之前还想着,不行把丹阳先放在林家。辛甜从托儿所回来的时候把孩子带着,去的时候再把孩子带去。也不怎么费事。不过看孩子她爸照看的还挺好,就不言语了。
  常秋云想叫孩子来,但见人家不来,还免不了酸酸的道:“不来算了。我这也忙着呢。”
  忙什么呢?
  也是忙着学习呢。
  城市居民,要认识一千五百个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一些借条收据等凭条。
  常秋云也算是城市居民,她肯定是要学的。
  四爷听说丈母娘挺有意见,好像对不叫孩子去林家有些不高兴。就选择在周末的时候,送孩子过去,叫孩子在林家玩上一天之后再给接回来。有时候顾不上接,也就不接了,她舅妈早上带去托儿所,晚上四爷直接从托儿所接回家就行。
  这都叫桂兰苗大嫂羡慕的够呛的。说这娘家在身边就是好,孩子能有人照管。常秋云在大家眼里更是好人中的好人。晓星家的援华是长期扔在林家的,不用操心孩子,这小两口子多轻松啊。谁不羡慕。
  就是庄婷婷都羡慕。她家也在省城。可爹娘看亲孙子呢,外孙一样是没人照看。
  孩子小的,大家就换着来。今儿你留下,照看楼里的这几个孩子,明儿她留下照看。跟值班似的。
  但那话是咋说的,谁照看,也不如亲爷奶亲姥姥姥爷照看叫人放心不是?
  这天早上,吃了早饭。四爷送丹阳去托儿所,先走一步了。林雨桐收拾碗筷,拾掇完也就上班去了。
  结果刚把锅碗拾掇好,铁蛋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
  林雨桐吓一跳,问孩子:“咋了?忘了什么呢?你爸你妈都上班去了。要啥跟婶儿说……”
  “不是!”铁蛋喘气:“我爸让我跑回来跟婶子说一声,厂门口来人了,是老家来的……叫你过去看一下……”
  老家来的?
  谁啊!
  应该不是李月芬才对!要不然苗家富和铁蛋肯定都认识的。
  她摸了几个糖塞给铁蛋:“叫你跑了一趟。赶紧的,上学去吧,我锁门这就过去。”
  铁蛋往出跑,一路跑还一路叮嘱林雨桐:“路滑,婶儿你别急,慢点走。我爸把人请到门房坐着呢……”
  林雨桐应了一声,拿着钥匙就出门。
  到门房的时候,就看到自家的自行车撑在外面,只怕是四爷送孩子回来碰上了。她推开门一进去,就瞧见了老三,还有站在他身后的一个年轻的小媳妇。
  这媳妇倒是大方,见了林雨桐就爽朗一下:“是疙瘩他婶子吧。俺是疙瘩他娘。”
  哦!
  “三嫂。”林雨桐叫了一声,就看四爷。
  四爷还没说话呢,这老三新娶的媳妇就又说了:“……听说城里的粮食不好买,我就寻思着,家里还有吃的,虽然不是啥好吃食,但有总比没有强吧。”她指了指外面的架子车,“我跟你三哥,昨晚上就从家里出来了……”
  满满一车的东西,用麻袋装着摞起来用绳子捆着。瞧着,得有一两千斤。
  而且这玩意不难猜,隔着麻袋只看形状都能猜的出来,它是红薯。
  伸手不打笑脸人,能怎么办呢?
  先回家再说吧。
  车子拉回去,放在楼门口。不用人看,没人动这东西。
  林雨桐给煮了一大盆的挂面,又有自家在家里种的小菠菜,搁在面里绿莹莹的。酱肉臊子往上一淋,就是难得的美食。
  老三呼噜噜的吃,这个刘铃铛的女人倒是又腼腆起来了,对林雨桐不好意思的笑:“简单的吃点就行,这好东西,该留给孩子吃的。”说着,就从身上背着的包袱里往出掏,“这是我给咱家闺女做的鞋,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是四五岁孩子穿的,如今穿肯定大,但孩子长一长就合适了。
  给孩子做衣裳鞋袜,宁肯大不敢小。这人还是用了心思了。
  林雨桐接了:“挺好的。”
  看的出来,这后娶的这个,可比之前那个高秀兰聪明多了。
  果然,人家就吃了一顿饭,就说:“我们不多留了,赶在天黑以前,还能赶回家去。大队还挺忙的。不能总耽搁活儿……”又指了指屋子,“这把红薯卸在哪?要是装不下,看能放亲家那边不,听娘说,那边地方大。”
  看得出来,是诚心诚意送的。
  林雨桐能安心的收吗?
  只叫扛了一袋子回来放家里是个意思,剩下的呢?
  林雨桐就说:“家里想来不缺红薯。这粮食肯定也没那么宽裕。剩下的还不好,你们看这么着行不行,咱拿红薯跟人换粮食……”
  这能有人换?
  怎么会没人换?
  孩子多的人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一斤粗粮换五斤红薯,一斤黑面换七斤,一斤白面换十斤。不用出厂,林雨桐吆喝了一声,昨晚上夜班,今儿才歇下的这些人都起来了。
  庄婷婷也出来了,给她娘家换的。